記者昨日在河北省教育廳官方網站獲得的一份已在教育系統內部公開征求意見的《幼兒園教師配備標準》(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其中顯示,半日制幼兒園和不提供餐點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
草案規定,半日制幼兒園和不提供餐點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提供餐點的全日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3名專任教師(或2名專任教師和1名保育員);寄宿制幼兒園一般每班配備3名專任教師和2名保育員。
草案稱,幼兒園小班的班級規模應在20至25人,擬設2名專任教師,使得師生比達到1比10至1比12.5的標準;大班的班級規模應在30至35人,師生比要達到1比15至1比17.5的標準。
草案同時規定了園長、保育員等配備數量。3至5個班(含3個班以下)的幼兒園,擬設園長1名,而6至9個班的幼兒園擬增設副園長1名;10個班以上的可再酌情增設副園長。收托150名幼兒的全日制幼兒園至少設1名專職醫務保健人員,寄宿制幼兒園一般配2名醫務人員。
教育部相關司局負責人昨日說,目前,草案已結束教育系統內部的征求意見,配備標準應不會有大調整,但標準終稿還未最后確定。
■ 現狀
幼兒園教師缺口仍較大
教育部發布的201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園幼兒(包括附設班)3424.45萬人,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共149.60萬人。
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數據要比2010年增加了19.07萬人,總體生師比由此前的26比1下降為近23比1,但特別是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幼兒園專任教師的缺口仍然比較大。
■ 關鍵詞
高考改革 提出“多位一體”選拔創新人才
【工作方案】
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高校測試等多位一體的創新人才選拔綜合評價體系。加快推進研究生招生改革試點工作。
解讀: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表示,建立針對創新人才的“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高校測試”的多位一體的綜合評價體系,方向值得肯定。他認為,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及綜合素質評價方面,大學也可以發揮主體性作用,和高中一起努力適應創新人才選拔需要。
目前,無論高考為主的一元評價,還是高校正在嘗試的自主招生,都距離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還有距離。“目前一元的評價看似科學,實際上掩蓋了人才評價選拔的多樣性,要培養創新人才,多元評價勢在必行。”
于涵認為,很多高中也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評價”上進行嘗試。不過執行情況參差不齊,尚沒有達到大學能夠采納的條件。
異地高考 推進各地落實“異地高考”政策
【工作方案】
推進各地落實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解讀:曾三次遞交有關異地高考建議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表示,去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隨遷子女達1260.97萬人。
張千帆說,國務院已要求各地在年前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的升學辦法。但關鍵是看各地制定的條件。
他指出,尤其是京滬地區,條件可以高但不能太苛刻。“上海要根據父母的工作性質、收入、住房等非直接相關條件來打分的制度,這顯得隨意”。還是需要可操作的硬性制度,有利于家長作出判斷。
本組稿件 新京報記者 郭少峰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