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額一般不超過45人
城市新建住宅區或者居民點要根據規劃的居住人口和人口出生率測算,配套建設適宜的中小學校。應充分考慮暫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問題,原則上1.5萬—2萬人設置1所全日制小學,2萬—3萬人設置1所全日制初中。農村中小學根據適齡就學人口,地理特點和交通條件因地制宜設置。人口在3萬的或者初中學生數在800人以下的鄉鎮由各縣市區統籌設置初中。
對于學校班額也做出規定,小學班額一般不超過45人,中學班額一般不超過50人。
學校體育場地有標準
根據《試行標準》,學校要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校級運動會。保證體育活動就得有場所,此次新出臺的《試行標準》,對學校體育活動用地也進行了規范,體育運動場地設置標準:完全小學12班—18班、初中12班等規模學校均建有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完全小學24班及以上、初中18班及以上等規模學校均建有3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中小學均設置適量的球類,器械等運動場所,每6個班至少1個籃球場或排球場。鼓勵學校配建室內“風雨操場”。
中心城區、山區或因其他原因,學校用地確實受到限制時,完全小學6班規模的學校可設60米直跑道,其他規模學校可不設環形跑道運動場,但必須有能滿足全校師生同時做操和開展體育活動所需的場地。
小學教室限高三層
《試行標準》要求,學校要選在地質條件好,交通方便,公用設施完善的地區。并且在選校時,還要充分考慮周邊環境,不應與公共娛樂場所,集貿市場等場所毗鄰。學校建筑設計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按《試行標準》,完全小學的普通教室限高3層,初中普通教室限高4層。
對上學時間,此次出臺的《試行規定》做了相應的規定,小學生到校時間冬季一般不早于7時50分,夏季不早于7時30分,初中冬季不早于7時30分,夏季不早于7時。
學生睡眠時間也有規定。《試行標準》要求保證學生睡眠時間,,初中生睡眠不少于9小時。同時按國家標準保證寒暑假。
對于在校時間的要求,其中,走讀生每天在校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時間,包括自習和文體活動在內的時間:小學不超過6小時,初中不超過7小時。
由于我省農村學生實行寄宿制,對于寄宿生晚自習時間的規定是:小學不超過1課時,初中不超過2課時。
小學師生比要達到1∶19
《試行標準》對師資的要求為:小學教職工與學生比城市為1∶19,縣鎮為1∶21,農村為1∶23,專任教師占教職工總數比為90%以上;初中教職工與學生比城市為1∶13.5,縣鎮為1∶16,農村為1∶18,專任教師占教職工總人數比為85%以上。新任教師實行公開招聘,小學新補充教師應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初中新補充教師一般應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應參加每5年一輪的全員培訓。
除了師資,《試行標準》對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藏書量等也有了相對的硬性規定。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