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謝志娟如果你去臨澤,臨澤人一定會帶你去看看大沙河,因為昔日的“流沙河”變得越來越潔凈嫵媚。
如果你去臨澤,臨澤人還會帶你去灣子村看看,河西走廊的這個普通村莊變得越來越富足美麗。
如果你去臨澤,臨澤人也許還會帶你去前進村走走,這個正大踏步向前進的小村越來越生機盎然。
如果時間充裕,臨澤人一定還會熱情地帶你走遍臨澤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發生在家鄉的點點滴滴變化,臨澤人一一看在眼里,因為這些變化而產生的驕傲與自豪寫滿每個人的心頭。
大沙河今昔:在破解難題中創先爭優臨澤縣地處茫茫戈壁和浩瀚沙漠間,有水處便是綠洲,無水處即是荒漠。水的珍貴,在臨澤尤為凸現。發源于祁連山脈的大沙河穿城而過,臨澤人稱之為“母親河”,彰顯出對這條河流的愛戀和依賴。
仲夏季節,走進臨澤。綠意最濃處,就在大沙河畔。天藍藍、水清清、小橋橫臥水上、兩岸風景如畫,大沙河為小城增添了幾分潤澤與靈氣。
兩年前,還是這條河,為小城增添的卻只有煩惱。
河畔廣場上,醒目處張貼有大沙河今昔對比圖。昔日,污水橫流、垃圾成堆、蚊蠅亂飛……今日,河水清澈、樹木青翠、鳥語花香……“亂石河灘煥新顏,水域長天話巨變”,創先爭優活動伊始,臨澤縣在廣泛調研、匯集民意、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是臨澤的生存之本。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破解制約發展的難題和瓶頸,對臨澤來說關鍵在于做好水文章,走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生態產業相得益彰、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的生態發展之路。
大沙河至此成為創先爭優活動的主戰場,融生態保護、城市建設、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民生工程于一體的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啟動實施。參與工程建設的各級黨組織紛紛成立黨員先鋒隊,廣大黨員亮身份、立承諾,比作為、樹標桿,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一些離退休老黨員還義務當起了工程建設的監督員,共產黨員祁居浩在施工最緊張的時候,吃在工地,睡在工棚,日夜堅守在工程一線。
治水、節水、活水,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成為臨澤縣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破解發展的最大難題,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所在。
短短兩年時間,大沙河治理一期、二期工程全面完工,三期工程順利推進。城依水、河傍城,自然人文渾然一體的城市景象初步形成。“這條河的變化給每個臨澤人的生活都帶來了變化。”大沙河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閆克義說道。
工程的實施,給臨澤帶來的不僅僅是漂亮的城市、舒適的環境,更重要的是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加快了縣域經濟的發展。今天,大沙河流域綜合治理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承載著60%的人口和80%以上經濟總量的大沙河流域,已成為臨澤縣綜合實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生態產業聚集區。
“爛河灘”變成“金土地”,哺育了一代代臨澤兒女的“母親河”重綻笑顏,引領著臨澤經濟社會實現新的跨越和騰飛。
【每日甘肅網--主流媒體 甘肅門戶】 原文鏈接: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2/07/12/0125904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