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體育專電(記者李麗、高鵬)中國前籃球名將姚明17日以黃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黃杉資本”)合伙人身份參加了體博會的資本和體育產業論壇。在探討中國體育和體育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時,姚明提出了一個問題:可否“一體兩制”?
當日第30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展覽會在京開幕,并由黃杉資本承辦舉行了官方重要論壇之一“2012資本與體育產業”論壇。在聽了兩個半小時的發言和討論后,既是籃壇明星、又是上海男籃老板的姚明也對中國體育產業的未來談了自己的看法。由于與會代表普遍反映現有體制和機制對體育產業發展的約束性問題亟待解決,舉國體制和市場化的職業體育存在沖突。對此姚明表示:“我在想,不知道未來中國體育能否采取‘一體兩制’的發展模式?”
這里姚明提到的“一體兩制”指的是,如足球、籃球等聯賽可轉變為真正的商業聯盟,完全采取市場化運營模式;而其他一些職業化程度不高的運動項目,依然繼續利用和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
當日論壇話題涉及賽事運營、體育商業地產、球員經紀等。姚明和與會的大多數專家認為體育產業最核心的還是賽事。“因為賽事才創造市場需求,沒有賽事,就沒有球員,沒有明星,運動服也就和我們穿的普通衣服沒有區別。”他也認為,在職業化過程中,聯賽和國家隊的沖突是突出問題,至于討論較多的管辦分離,則知易行難。“我體會,賽事(管理)能否放松政策,是體育產業最大的問題。”
姚明呼應了與會的現盈方中國總裁馬國力和黃杉資本董事長陸浩等的觀點,認為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放開體育資源,促進民間資本和體育企業更緊密結合。匹克體育CEO許志華提出,體育產業的大發展需要打造中國的頂級職業賽事,“尤其是有清晰產權的賽事”。原國家體育總局籃管中心主任李元偉(微博)認為文化產業發展較快,是因為在發展環節上取消了很多行政限制,因此體育產業也需要放開政策。馬國力和“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則指出了作為體育產業核心的職業聯賽發展中存在的具體突出障礙,如賽事審批權、電視壟斷以及國家隊和聯賽的沖突等。
陜西體育產業集團的代表認為,中國改革開放多年,但體育的改革滯后;有關部門需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頂層設計”,體制上也需要創新,因為目前體育產業的市場發育處于低層次階段,風險大,利潤低,需要國家在稅收等政策上加以扶持。
對于2012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與會的專家普遍認為,還需要出臺可操作的政策和實施細則。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司長劉扶民則解釋說,《意見》主要是指導性的方針,但并沒有限制改革,而且提出了最重要的“政企分開”等四分開原則,并強調發揮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