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歌邀請賽暨雙聯行動助推兩當縣旅游與苗木產業發展座談會綜述
“你可曾看見白馬人的圖騰在燃燒;
你可曾聽見六出祁山的旌旗在飄搖;
你可曾唱起隴南情歌激蕩的音調;
你可曾記得乞巧少女七夕的微笑……”
10月12日,“相約隴南兩當·共圓幸福中國夢”西部民歌邀請賽頒獎典禮上,一首首優美的歌曲,越過群山的阻隔,唱響在祖國大地。
歌聲如潮,隴南的十月,有閱不盡的畫卷,文化、旅游……篇篇絢麗多彩;隴南的十月,有誦不完的詩篇,雙聯、電商……句句動人心弦,一個充滿無限發展潛力的魅力隴南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
“我是從網上知道民歌比賽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來自酒泉市的阿依丁古麗,她的一首哈薩克族歌曲《節日歡歌》唱得韻味十足。
網絡沒有地域的限制,西部民歌賽從報名、預賽開始,通過新媒體廣而告之。一年多來,隴南每次重大活動的宣傳推介,在充分發揮傳統媒體作用的同時,少不了新媒體的助陣,微博、微信、網站的加盟,架起了隴南與外界溝通的信息橋梁。
“這次比賽,沒有性別、地域、職業和年齡限制,也不分民歌內容和出處,不論是原生態民歌還是新民歌,都可盡情展示。預賽階段有9省區市816名選手參加。”兩當縣文化局局長說。
來自北京、四川、內蒙古等地的選手匯聚到兩當,熱情演繹了《阿哥旁邊有人哩》、《一對對鴛鴦水上漂》等地域特色鮮明的民歌,吸引了當地群眾和周邊市、縣音樂愛好者。
在比賽過程中,每一次的精彩,都被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矩陣及時發出,引起眾多網友的熱議和轉發。隴南的山山水水、厚重的歷史文化及舉辦地兩當引起了更多人關注,一張張精美的照片,讓人對隴南充滿了向往。
(二)
在“相約隴南兩當·共圓幸福中國夢”西部民歌邀請賽頒獎典禮上,一首《老曲新歌唱兩當》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兩當人用古老的號子吼出對新生活、對雙聯行動的贊美。
可以說,由省委發起的雙聯行動,吹響了隴原兒女建設小康社會、共圓幸福中國夢的號角。特別是在省檢察院等省直雙聯單位的幫扶下,兩當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隴南人心中充滿了感激,歌聲是最直接的表達。
在邀請賽期間,省直幫扶單位再次齊聚兩當,邀請陜西、甘肅等省苗木企業、旅游企業為兩當的苗木產業和旅游產業助力。
“兩當的群眾要想致富,就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傳統的發展思路。未來兩當的發展,要把旅游、苗木、蔬菜、中藥材、養殖五種產業作為發展主渠道。”省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再次提出。
在省直雙聯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兩當憑借自身優勢,收獲頗豐。
——— 與蘭州市城關區簽訂了締結友好縣區協議書;
——— 兩當縣林業局分別與西安市園林局和蘭州市園林綠化局簽署了苗木供銷協議書。
——— 兩當縣旅游局與參會旅行社代表簽訂了旅游組團合作協議。
不僅如此,省旅游局還明確提出了指導和支持兩當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省農行表達了金融支持兩當產業發展的意愿。
幫扶在繼續,歌聲亦不停……
(三)
文縣白馬藏族選手班禪禪說:“站在這個大舞臺上,與其他歌手競技比賽、交流,是一次學習,也是對隴南、兩當的宣傳!”
青海選手彭措卓瑪說:“兩當給人一種很舒適、清爽的感覺,比賽結束了,一定要好好看看兩當!”
阿依丁古麗說:“來到兩當,喜歡這個地方,喜歡這里的人!”
……
此次比賽不僅為西部地區的民歌歌手搭建了交流和展示歌喉的舞臺,也為對外宣傳隴南、兩當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臺。
兩當縣縣長孫根林說,兩當地處偏遠、人口少,但生態良好、文化底蘊深厚,舉辦西部民歌邀請賽,既是一次惠及百姓的文化盛宴和藝術大餐,更是向外界展示兩當旅游資源、紅色文化、特色民俗的窗口。“通過比賽,大大提高了兩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了兩當在西部地區的影響力,為兩當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匯聚了旺盛的人氣,凝聚了強大的合力。”
一首首優美的歌曲,越過群山的阻隔,唱響在祖國大地。隴南這塊神奇美麗的熱土,將會被更多的人熱愛和向往。
本次比賽評委、甘肅省音樂家協會主席畢忠義說,兩當經濟文化相對落后,要實現跨越發展,可利用的資源相對有限,但利用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是個捷徑。兩當民歌,特別是兩當號子很有特色,值得下工夫挖掘;組織西部民歌比賽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希望兩當以此次比賽為開端,把西部民歌邀請賽打造成兩當縣的音樂文化品牌,提升兩當旅游的文化內涵,擴大兩當的文化魅力。
兩當古老的號子聲遠遠地傳來,和著白馬人歡騰的舞蹈,在激蕩的旋律中,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隴南,與隴南的山水對話,和隴南的文化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