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不懈的努力下,久經沙場的賽車終于被"馴服"。經過兩天一夜的修理和調整,179車組及后勤從烏魯木齊出發(fā),于6月28號凌晨5時到達美麗的烏爾禾。為了趕上第三賽段發(fā)車,我們夜里一直在趕路,導致賽車發(fā)電機燒壞、水泵無法工作、電瓶沒電。這時候我們離烏爾禾50公里,無奈的我們只好用拖車繩將賽車拖到了烏爾禾營地。
去的路上,作為體驗者的我,坐上了賽車,與車手同行,越野拉力賽車的內部結構很復雜,中控臺上有將近20個控制按鈕。座椅也改為賽車座椅,坐上去感覺很硬,配上5點式賽車專用安全帶,就徹徹底底的被"綁"在了上面,很不舒服,活動空間很小,再加上后面有兩個大風扇,駕駛室內很熱。可想而知穿上厚重的賽服后,他們是多么的熱,多么的不容易。
179號車手談到,去年環(huán)塔我們就是在這里翻的車,今年我們又來了!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爬起!并運用蘭州方言將車隊改名為"哈數車隊"。在寂靜的深夜,幽默的179號車手用車載電臺為大家講述了這段話。
短暫的休整后,179車組顧不上休息,再一次身穿賽服,鉆進那又小又熱的賽車駕駛室里,再一次踏上征途!
雖然聽起來這只是一段玩笑話,但是我認真的揣摩,他是想讓大家知道,要想當好一名車手,必需要付出很多。大家平常在電視上看到只是賽車手帥氣的站在領獎臺上,手握香檳、接受各種媒體采訪拿獎杯、領獎牌時特別瀟灑的樣子,孰不知在輝煌的背后他們付出了多少艱辛,吃了多少苦。做人也是這樣,不經歷風雨怎見得彩虹!(舍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