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皇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于2000年8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名稱:皇臺酒業,股票代碼:000995。主要經營白酒、葡萄酒的生產與銷售,是甘肅省內唯一一家集名優白酒、名優葡萄酒于一身的上市公司,是全國19家釀酒板塊上市公司之一。
“涼州皇臺”獲中國馳名商標,“涼州皇臺酒”榮獲包括第二屆巴拿馬特別金獎在內的國際、國內酒類獎項100多項。1993年,涼州皇臺酒被國內貿易部列入國家名酒行列和國家名酒調撥計劃。1994年,涼州皇臺酒與國酒茅臺同登第二屆巴拿馬國際金獎臺,享有“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的美譽。“涼州皇臺”系列酒因質量上乘,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連續多年獲甘肅省名牌產品稱號,被中國質量萬里行市場調查中心授予“國家監督檢查產品質量知名品牌”,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授予“全國質量檢驗合格穩定產品”稱號。
皇臺葡萄酒產業起步于1995年,目前擁有5000畝釀酒葡萄基地。公司嚴格按照OIV國際標準并結合中國釀酒技術法規組織葡萄酒生產。所產的涼州干紅、皇臺干紅等,先后榮獲了法國巴黎名酒博覽會金獎、甘肅省酒類產品質量鑒評優秀產品等數十項榮譽,品質達到了國際標準。皇臺莊園系列葡萄酒被“中國·河西走廊有機葡萄美酒節”國際著名酒評家、國際葡萄酒大賽評判員普奇•普斯洛斯奇先生給予“較之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生澀,皇臺美酒入口更絲滑,口感迷人”的高度贊譽。皇臺莊園葡萄酒更是以“2015年中國十大葡萄酒品牌”位列第四的好成績,受到新浪、網易等70多家知名網絡媒體的高度關注,涼州皇臺葡萄酒在眾多國內優秀品牌中嶄露頭角。
公司技術設備先進,檢測手段完善、管理體系科學、規模示范效益和品牌效益顯著。
公司的戰略規劃是,白酒與葡萄酒并舉,嚴格控制產品質量,積極開拓市場,成為一家頗具實力,頗具市場競爭力,充滿活力的上市公司。
第一篇章:皇臺酒業

皇臺酒業位于甘肅省武威市西關街新建路55號,門樓氣勢雄偉,彰顯皇家氣派。皇臺酒業是在酒鄉沃土上成長起來的企業,創建于1985年,是甘肅省內唯一一家集名優白酒、名優葡萄酒于一身的上市公司,也是武威第一家上市公司,是全國19家釀酒板塊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自1985年建廠至今30余年,先后被列入國家大型一檔工業生產企業、省級大型骨干企業集團,和全省首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曾榮獲全國優秀輕工業企業、全國輕紡系統先進企業、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企業、省級文明單位、甘肅省優秀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單位、中國白酒工業100強企業、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公司生產的涼州皇臺酒榮獲包括第二屆巴拿馬特別金獎在內的國際、國內酒類最高獎項100多項,享有“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的至高美譽。






第二篇章:尹臺寺

尹臺寺,又稱皇娘娘臺,古稱竇融臺或劉林臺。尹夫人,是西涼王李暠之妻,她秀外慧中,足智多謀,在李暠創建西涼大業的過程中,尹夫人起了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故當時有人把西涼稱為“李尹政權”。公元417年,李暠離世,其子李歆繼位,尹夫人被尊為太后。公元420年,李歆欲起兵攻打北涼,北涼的沮渠蒙遜是匈奴族,尹夫人勸阻李歆,遭李歆拒絕。后李歆一意孤行,親率三萬騎兵東征,被北涼蒙遜所滅。西涼滅亡,尹夫人從酒泉被沮渠蒙遜擄來國都姑臧(即今天的武威),雖然命懸他人之手,但尹夫人堅貞不屈。沮渠蒙遜被尹夫人的氣節所感動,遂在竇融所筑的臺基上為她修建了房屋,讓她居住。尹夫人辭世時75歲。
唐代開國皇帝李淵,乃西涼王李暠的七世孫。李淵為了紀念祖先、緬懷尹夫人的高風亮節,就把“竇融臺”改為“尹夫人臺”,后稱”皇娘娘臺”,并建立寺院“尹臺寺”。皇臺酒業珍視這一名勝古跡,用“皇臺”作廠名,取“皇臺”為酒號,重建夫人臺,再修尹臺寺。自此,“尹臺寺”成為武威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之一,也成為皇臺酒業底蘊深厚的企業文化根基。







第三篇章:雍州鼎

鼎文化,從古至今,世代流傳,內涵博大深厚。皇臺酒業,深度挖掘鼎文化底蘊。將“鼎”文化賦予酒,賦予包裝,賦予酒質。其中,皇臺鼎系列產品的文化即淵源于此。皇臺鼎系列——分為皇臺金六鼎、皇臺銀六鼎、皇臺紅六鼎、皇臺普六鼎四款產品。這四款產品,款款匠心獨具,聚傳統鼎文化與現代時尚與一體,集典雅復古與現代尊貴于一身,既尊貴大氣,又價格親民,滿足大眾消費的不同群體,是真正貼近市場,貼近消費者,高性價比的產品!鼎系列傾心釀制,自然老熟,香氣醇正,后味爽凈,博采眾長,實為酒中佳品。52%vol金六鼎和42%vol銀六鼎,于2020年11月,在第21屆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上,在全世界54個國家、和1400款樣品中脫穎而出,同時斬獲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銀獎。





第四篇章:九龍戲水

綜合辦公大樓前,是一個設計精巧、造型別致的大花壇。每至春秋,花壇內鮮花盛開,姹紫嫣紅。綜合辦公樓門廊頂,一尊放大的銅奔馬,雄姿矯健,昂首長嘶。花壇中央有噴泉水池,水池中間,酷似地動儀的大酒壇造型別致,九條青龍在大酒壇壇壁上,揚首擺尾,龍嘴向外噴灑“瓊漿”,一脈脈“玉液”承接處,是九個樣式古典的酒樽。大酒壇的青龍與綜合辦公樓門廊頂的銅奔馬相對,寓意著皇臺發展創業需要勇往直前的“龍馬精神”;而九條龍的“九”數,又與皇臺的主業“酒”諧音,所以,此潭也叫“酒龍潭”,整個設計可謂巧思妙想,別出心裁。



第五篇章:綜合辦公樓


綜合樓可謂是上世紀最氣派的辦公樓之一,在綜合辦公樓門廊頂上是一匹踏空長嘶的銅奔馬,與九龍戲水相對,寓意皇臺酒業發展要有勇往直前的“龍馬精神”。
綜合樓是一幢五層山型建筑的辦公樓,進入一樓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木邊框、黃色緞面的屏風,屏風書有《皇臺賦》。《皇臺賦》以賦之文體,述寫了皇臺酒業的發展歷程。



第六篇章:涼州酒文化博物館

1、甘肅涼州皇臺酒廠——廠史展覽廠史室主要介紹的是皇臺酒業的建廠史和發展史。1985年,公司白手起家,經過三年的艱苦奮戰,建成了一座甘肅一級白酒骨干企業。“質量立業、質量興業”,是所有皇臺人的工作宗旨。在皇臺人齊力協力,匠心耕耘的努力下,公司生產的產品因優異的品質,受到國內外客戶和業內專家的贊譽。其中涼州皇臺酒獲得美國首屆國際名酒博覽會金獎、法國巴黎國際名優酒類展評會金獎。在第五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上,涼州皇臺酒、涼州古酒、涼州特曲一并獲得3塊金牌,涼州干紅和皇臺干紅分別榮獲法國巴黎名酒博覽會特別金獎和金獎,尤其是在百年一遇的第二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涼州皇臺酒榮獲特別金獎,皇臺貢酒、涼州古酒獲金獎,這些榮譽都是許多皇臺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換來的。公司秉承“奉獻優質的皇臺酒、塑造優秀的皇臺人、創立優異的皇臺業”的理念,不斷適應競爭環境,創新營銷機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采取有效措施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據不完全統計,從創業至今,公司用于捐資助教、抗震救災、扶貧濟困等資金近千萬元。包括向甘肅省“紅領巾基金會”捐款、向中國第四屆藝術節捐款、資助甘肅省及武威市三縣一區貧困優秀學生、修建“皇臺希望小學”、向“5·12”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等。這些義舉不僅陶冶了員工的道德情操,培養了員工的社會責任意識,而且提升了企業形象,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贊譽。








2、涼州酒文化展覽涼州酒文化淵源流長,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谷物釀酒了。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一直到東漢時,涼州葡萄酒已顯赫于京師。到了唐代,涼州已成為許多邊關要員和文人墨客的聚會之所。明清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釀酒作坊也開始蒸餾透明白酒。清朝中期一直到民國,這種釀酒作坊遍及涼州各地,成為河西重要名酒。自古涼州出美酒,從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精美酒具,不難看出當時涼州釀酒業的興旺發達。三國時,涼州葡萄酒更負盛名,魏文帝曹丕就給予涼州葡萄酒很高的評價,而到唐朝時,楊貴妃甚愛西涼美酒,說明涼州葡萄酒那時就已成宮廷稀有珍品。唐代詩人王翰膾炙人口的《涼州詞》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就反映了涼州葡萄酒的盛名。西夏先后統治涼州大地兩百多年之久,始終把涼州作為河西首府。近幾年來武威古城大批酒具的出土,反映了西夏釀酒業的普及。酒鄉涼州,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葡萄酒,后來也出現了用青稞釀造的白酒、燒酒,這種釀造燒酒的作坊,還遍布武威城鄉。酒鄉涼州,有“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俗、無酒不成禮”之說,所以在逢年過節、婚宴嫁娶、喬遷新居等喜慶之日都要把酒慶祝。在迎接朋友時要喝接風酒;在家人團員時要喝團圓酒;在結婚時要喝交杯酒;給老人祝壽要喝長壽酒,等等。涼州酒文化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這里展現出的只是涼州酒文化的滄海一粟,還有大量的酒文化需要我們不斷的發掘、認識并發揚光大。







第七篇章:白酒釀造車間



公司現有白酒釀造車間8棟,共有老窖3000多口,擁有年產固態法白酒1萬噸生產能力。白酒生產工藝。目前中國白酒被確定為12大香型,皇臺酒屬于濃香型白酒。釀造車間現采用單窖循環法工藝,小窖分型發酵,這種工藝的特點就是能完美融合單糧醇香與五糧芬芳之精華,也就是說工藝集聚“瀘州老窖”和“五糧液”的優點。原料采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麥、豌豆,分別按不同的比例粉碎后加入發酵好的酒醅中,充分發揮高粱香、大米凈、糯米綿的特點,形成獨特的五糧復合香氣,酒體具有口感柔順,醉酒度低,具有窖香濃郁、甘美柔和、香味協調、綿甜爽凈的風格特征。
釀酒原料。皇臺酒釀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它選用的是優質糯高粱(因為糯高粱幾乎全是支鏈淀粉,淀粉含量高、出酒率高、易糊化),為了保證質量的穩定,每次的采購量都控制在1500噸左右。除了高粱,釀酒所用的還有優質的大米、小麥、豌豆和糯米。
裝甑。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兩口大鍋叫甑鍋,這個操作工序叫“裝甑”。裝甑是一道很重要的關鍵工序,它是將粉碎好的糧食經過潤糧與稻殼清蒸后,和發酵好的酒醅根據工藝配方進行配醅,而后翻拌均勻后進行“輕撒勻鋪,探汽裝甑”,這個流程操作要求動作要輕緩,哪里上汽就把酒醅往哪里撒,汽不露頭,既不能壓汽,也不能跑汽,避免酒精汽的揮發。裝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大家知道我們皇臺酒是濃香型大曲酒,濃香型酒的主體香味物質是己酸乙酯,而己酸乙酯的沸點比較高,是不易被蒸出來的,但是它是醇溶性的,也就是說它非常容易溶于酒精,所以,在這個裝甑操作過程中老師傅的操作手藝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裝甑技術越好,濃縮的酒精度越高溶于酒中的己酸乙酯、呈香呈味物質就越高越豐富,酒的質量就越好。裝甑的過程也叫“混蒸混燒”,也就是將蒸酒和蒸糧同步進行。大火蒸糧,小火蒸酒,是皇臺裝甑工藝的秘訣之一,就像小火慢燉的骨頭湯,經過緩火細蒸后的酒體高而不烈,香而不艷。
冷凝器。入窖后的糧醅經過一輪(60-90-120天)的發酵后,配入新料裝甑蒸酒,大家看到的這個圓桶就是把酒蒸汽變為酒液體的設備——冷凝器,簡而言之就是把甑裝滿后,蓋上云盤,酒蒸汽通過過汽管進入冷卻器冷卻后變成酒液體。攤晾降溫加曲。“攤晾降溫加曲”工序,即經過前面的蒸酒蒸糧出甑后需要進行打量水,也就是加入85°C以上的開水,并且燜堆10分鐘,目的就是讓糧食充分的吸收水份,有利于微生物代謝生長繁殖。由于糧醅的溫度達到100多度,這個時候需要通過風機將溫度降到入窖所要求的22℃左右后,再按生產工藝技術要求,加入一定比例的糖化發酵劑“大曲”,翻拌均勻后就可以入池發酵了。俗話說得好“水是酒之血,曲是酒之骨”,我們的大曲是由小麥和豌豆按工藝要求比例,經粉碎拌水后踩制而成,經過中、高溫一系列工藝要求讓自然界中的各種豐富微生物在上面自然富集生長培養制作而成,形成了皇臺酒獨特的風格與特色。
窖底酒醅出好酒。窖底酒醅出好酒,這是白酒界公開的秘密,酒醅在發酵過程中,底層酒醅得到完全浸潤,加上底部窖泥微生物群更加豐富,這些微生物群在復雜的物質代謝過程中,為酒醅提供了豐富的風味物質,皇臺窖底原漿酒全部采用下層酒醅,從而保證了酒質。
小窖窖池。俗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說到皇臺的老窖,不得不說一說白酒界的泰斗112歲老專家秦含章老先生,皇臺當初創業者就是聘請這位老專家親自到皇臺指導建設而成的,還包括我們的制曲工藝。它是集全國名優酒廠建窖的優點而成的小窖,窖長2.95米、寬1.80米、深2.20米,因為小窖窖壁與酒醅的接觸面積最大,因而窖壁上窖泥中豐富的微生物參與做功的就較多,發酵出的酒質要比其它窖池要好,再結合我們單窖循環法工藝的優點,做到了“工藝”與“老窖”的“珠聯璧合”,使得酒體能完美融合單糧醇香與五糧芬芳之精華,讓我們皇臺酒的質量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當然,窖池的數量和窖泥的質量決定了白酒的釀造能力和酒質的高低。通過三十多年來周而復始的輪轉滋長,窖池的微生物被自然選擇、馴化、富集、繁殖,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微生物環境,變成了孕育皇臺美酒的溫床,使每一口窖池和空氣里的微生物菌落,都保持了三十多年歷史賜予皇臺酒不可再生復制的獨特資源,保證了皇臺酒品質的精致傳承。現在這些窖池是皇臺最大的財富,也是皇臺品牌質量保證的基礎。

中國釀酒行業泰斗秦含章先生在皇臺酒業建廠初期親臨皇臺進行技術培訓






第八篇章:白酒半成品庫

皇臺白酒半成品庫儲酒容器主要以陶壇為主。陶壇是傳統的貯酒容器,凝聚了中國數千年釀酒師的智慧,也是貯存酒體最理想的容器,這種容器的特點是具有細密微孔結構,有透氣性,能促進酒的自然陳化老熟。目前皇臺酒業擁有這樣的陶壇有3000多個。大家可能要問,為什么要用陶壇儲酒?是因為新蒸餾出來的中高溫大曲濃香型白酒,由于仍含有少量的低沸點刺激物質,會造成酒體爆辣刺激重,還有泥味、糟味、苦澀味等也會導致酒體不醇和、不綿柔。因此,需要放在具有細密微孔結構,有利于酒體老熟的陶壇容器中常年儲存。陶壇兩側,大家看到像綠色火車皮一樣柜子,這也是用來儲存酒體的。這種儲酒木柜一共有105個。除陶壇和木柜之外,還有地下恒溫酒柜,不銹鋼大罐,總計約有兩萬噸的貯存量。新酒在貯存至少一年后,酒體會達到一個新的平衡,燥辣感不協調感明顯減少,泥味基本消失,口感柔和順口。陳酒隨貯存年份增加,更加綿柔醇和,窖香濃郁且呈現出消費者普遍喜歡的陳香感。皇臺酒口感豐富,酒體協調飽滿,醇正甘甜,尾凈余長,完美呈現出皇臺風格,獨具西北風土特色。




紅柳木酒海也是盛酒容器。皇臺這樣的酒海子有76個。酒海子是用紅柳木編織而成的,是柳木條在水份尚未消失殆盡前將其編制成大酒簍,以此保證編制過程中柳木條的柔韌性。酒簍編織好后,釀酒師需用雞蛋清合成粘合劑,用白棉布裹糊酒簍內壁,并在白棉布干透之后,再以麻紙進行百層裱糊,而每一層的麻紙裱糊均需要在上一層麻紙自然晾干之后才能進行,最后以菜油、蜂蠟等涂封。酒海的制作工藝極其復雜,每一個酒海的制作完成,都要歷經繁復的精工細琢,都要耗去釀酒師一年的時間,而容量稍大或者更大的酒海則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在酒海的制作過程中,所有工序必須按部就班的予以完成,并要求所有裱糊和涂封必須做到密實無隙,由此才能保證酒海的儲酒功能。紅柳木酒海是皇臺歷史的見證者,賦予了白酒特殊的酒海香氣。可以類比國外蒸餾酒要裝在橡木桶里。如今,紅柳木酒海已經成為酒文化的一種風物存在。



第九篇章:白酒包裝車間

皇臺現有白酒包裝車間兩棟,共有4條自動生產線,年生產能力6000多噸。現在我們參觀的是包裝二車間。洗瓶機。這是兩臺自動洗瓶機,洗瓶能力每小時6000瓶,洗瓶機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高壓沖洗三次,第二部分純凈水精洗,第三部分控瓶中水。由三部分一次組成,避免了洗瓶環節瓶子的二次污染。灌裝區。通過玻璃幕墻,我們看到的是生產線的灌裝區,它是完全封閉的一個潔凈區,操作人員根據食品安全要求要進行更衣、洗手消毒等防護措施才準許進入操作。自動灌裝生產機每小時可以灌裝6000瓶。灌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產量可達6000瓶/小時。白酒目前主要生產的產品有窖底原漿12、窖底原漿16、窖底原漿18、金六鼎、銀六鼎、紅六鼎、普六鼎、龍馬本色、醉涼州、老皇臺等十余款產品系列,種類齊全,覆蓋高、中、低檔,做到全渠道、全價位覆蓋各階層的消費群體。為確保包裝質量,嚴把產品質量關,公司制定了嚴格的生產工藝作業指導書、各工序控制管理制度,生產工序環環相扣。班組設有專職檢驗員,質量管理部對每個班組還配備專職檢驗員,確保了出廠產品合格率100%。





第十篇章:葡萄酒壓榨車間


葡萄壓榨車間采用先進的釀造工藝,葡萄原料經除梗破碎機后,干紅葡萄酒采用臥式旋轉罐帶皮控溫發酵,干白葡萄酒則經過氣囊壓榨機壓榨采用純汁低溫發酵,確保了葡萄酒質量及獨特的風味。
葡萄酒的發酵主要以干紅和干白發酵為主。新鮮葡萄先進行人工挑選然后進入除梗破碎機進行除梗破碎,每小時可處理葡萄25噸。因干白和干紅工藝不同,干白需要除梗然后進入氣囊壓榨機進行壓榨清汁發酵。干紅只需要除梗破碎連皮帶籽進入發酵罐進行浸漬發酵。公司現有30m³氣囊壓榨機兩臺和每小時25噸除梗破碎機兩臺,均為意大利進口設備。“干紅”是用紅葡萄為原料,采用皮、汁混合發酵而成,葡萄皮中的色素與單寧在發酵過程中浸入酒中,因此酒體呈深紅或紅色,澄清透明,酸度適中,柔順飽滿,回味悠長。“干白”是以白葡萄為原料,純汁發酵制成。由于葡萄的皮與汁分離,而且色素大部分存在于果皮中,故白葡萄酒色澤微黃帶綠色調,酒液澄清透明,果香馥郁,舒爽純正。
白蘭地夏朗德壺式蒸餾設備是依據法國傳統設計制造的高端白蘭地蒸餾設備,其命名方法上就充滿了法國味道,蒸餾出來的白蘭地更具有傳統的法國風味。中國品酒人常說的白蘭地、干邑、軒尼詩、Xo、人頭馬這些洋品牌,都是出自于夏朗德壺式蒸餾器。該設備主要是用來做白蘭地蒸餾基酒。夏朗德式蒸餾鍋需要進行兩次蒸餾,第一次蒸餾白蘭地得到粗餾原白蘭地,然后將粗餾原白蘭地進行重復蒸餾,掐去酒頭和酒尾,取中餾分。白蘭地無色透明,酒性較烈,雖是一種蒸餾酒,但它與酒精不同,不像蒸餾酒精那樣要求很高的純度,而是要求蒸餾得到的原白蘭地含酒精在60%-70%(V/V)的范圍內,保持適當量的揮發性物質,以奠定白蘭地芳香的物質基礎。原白蘭地必須經過橡木桶的長期貯藏,調配勾兌,才能成為真正的白蘭地。

第十一篇章:葡萄酒發酵車間

葡萄酒發酵車間發酵及儲酒能力10000噸/年,可年產瓶裝干紅葡萄酒4500噸,年產瓶裝干白葡萄酒500噸。主要設備有:儲酒罐共計84臺,其中100噸儲酒罐有24臺,50噸冷凍儲酒罐有40臺,25噸儲酒罐有10臺;2021年新增5噸儲酒罐5臺,2.5噸儲酒罐2臺。



第十二篇章:葡萄酒罐裝車間

皇臺葡萄酒灌裝生產線是從意大利進口的全自動化灌裝線,每小時6000瓶生產能力。其中設備包含有自動上瓶機、三連體(沖瓶、灌裝、打塞)、后加一臺自動螺旋蓋機、烘干機、縮帽機、貼標機、自動裝箱機、紙箱成型機。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就是放眼當下,現在和同行業相比,也是比較先進的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