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原標題:這里有詩,也有遠方
——嘉峪關市以文旅融合助推經濟轉型發展紀實

嘉峪關美景。(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 金
在西北偏西的河西走廊上,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嘉峪關。
千百年來,滾滾的歷史車輪給嘉峪關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跡:巍峨壯觀的“天下第一雄關”,“斷崖千尺,長城之源”的天下第一墩,鐵壁懸空、似長城倒掛的懸壁長城,生動再現驛使奔馳、商旅云集真實場面的魏晉壁畫墓……這座不到3000平方公里的小城蘊藏著50余處著名歷史文化遺跡。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借旅游之船出海,而旅游借文化之根立足。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如今,在雄關大地上,一幕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戲正精彩上演。
從文旅融合下筆做大文章
“這是我第一次夜晚游關城,較之于白天關城的莊重,夜晚的關城更為瑰麗多彩,是一場別具風情的文化盛宴。”夜幕下,嘉峪關關城的美景讓市民曹麗流連忘返。
今年5月1日起,嘉峪關關城景區正式開啟夜游模式,向游客開放時間延長至23時。觀看仿古出關儀式、聆聽經典秦腔劇目、欣賞民族風情舞蹈……“五一”假期,大批游客選擇夜間走進這座古城,近距離觀賞大漠、邊關、冷月交相輝映的唯美景觀,體驗古代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
除了欣賞“天下第一雄關”的夜景,5月1日起,嘉峪關市還推出了關城、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紫軒葡萄酒莊園4大景區門票三日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給了游客更多機會、更多時間和更多優惠,讓他們放慢腳步,盡情體會嘉峪關深厚而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近年來,嘉峪關市把加快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城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統籌推進“景城一體化”,以文化提升旅游內涵,以旅游彰顯地域文化。同時,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機,堅持能融盡融,能融全融,整合特色資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內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質,著力構建景城、產城、城鄉一體化全域旅游新格局,使嘉峪關市的文旅融合正邁開大步,快速向前。
今年“五一”假期,嘉峪關關城、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方特歡樂世界等景區旅游人數激增,全市共接待游客24萬余人次,同比增長38.45%。其中,5月2日嘉峪關市旅游市場出現接待“小高峰”,接待人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0%、57%。
文旅大項目助推“量質齊飛”
“這不僅是一場游樂體驗,更是一次文化修習之旅,仿佛穿越了千年時空,‘親歷’了千古流傳的經典神話,‘見證’了傳唱千年的愛情傳奇,領略了絲路文化藝術獨特的魅力,感受了中華五千年的滄桑巨變。”日前,走進嘉峪關方特二期——“絲路神畫”主題樂園體驗的旅游踩線團成員王薇說。
作為國內首家以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高科技樂園,嘉峪關方特二期——“絲路神畫”項目以絲路文化、長城文化、華夏歷史文化、邊塞古城文化、民俗文化等為創意基礎,運用現代激光多媒體、立體特效等表現手法,精心打造多個室內大型項目板塊,處處展示著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燦爛輝煌。
據了解,萬眾期盼的嘉峪關方特二期——“絲路神畫”主題樂園將于今年夏天開園迎客。屆時,樂園將以“傳承者”以及“創新者”的姿態,接過歷史的衣缽,結合新時代的科技,將絢麗多彩的絲路畫卷展現在游客眼前!
文旅產業,既需要從細處雕琢,做出味道,又需要從大處謀劃,實施大項目。如此一來,才能保證整個產業量質齊飛。
嘉峪關市緊緊圍繞構建文旅商體“四輪驅動”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堅持“大招商、招大商”。繼2012年成功招得總投資22億元的“嘉峪關方特歡樂世界”這一西北地區最大主題公園項目之后,嘉峪關市在2015年6月又同深圳華強集團再次攜手,共同投資31億元打造國內唯一以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高科技樂園——方特“絲路神畫”主題樂園,持續放大“方特效應”。
當前,在嘉峪關市,方特歡樂世界與嘉峪關關城共同構成了“一古一今、一新一舊、一動一靜”的兩大旅游主體。隨著方特歡樂世界、中華孔雀苑、紫軒葡萄酒莊園、關城文旅小鎮、世界文化遺產公園、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等重大文化旅游項目的相繼落地,有力地帶動了嘉峪關市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市經濟轉型取得實質性突破。
打造強有力的發展新引擎
嘉峪簡牘、絲路駝鈴、嘉峪晴煙、魏晉古韻、黑山印記……在一家旅游紀念品銷售門店,來自廣東的賴清夫婦在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中仔細挑選著。他們說,這些文創產品都很精致、獨特,想多買一些,把“天下第一雄關”的美好絲路記憶,帶給珠江之濱的親朋好友。
嘉峪關市通過開發文創產品,讓文化看得見、摸得著、帶得走,品得出味道,留得住記憶。同時,還通過舉辦“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絲綢之路(嘉峪關)國際房車博覽會、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國際鐵人三項賽、絲綢之路嘉峪關長城國際馬拉松暨烽火連城·黑山夜跑比賽、“嘉峪關”籠式足球國際邀請賽等一系列品牌賽會項目,提升知名度。
開通“嘉峪關號”“酒鋼號”“嘉峪關方特號”“冰川號”旅游專列;開通直飛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南京、長沙、蘭州、敦煌等11個重要節點城市的航線;建成嘉峪關河西走廊游客集散綜合服務中心;建成鄉村客棧和家庭旅館46家、星級農家樂85家。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嘉峪關市為游客送上了更加舒適、便捷、多樣的旅行體驗。
嘉峪關市文旅產業發展后勁十足,并強勢帶動戈壁鋼城住宿、餐飲和交通等第三產業的發展,使嘉峪關市的旅游格局由“過境游”轉變為“過夜游”,由“觀光游”轉變為“體驗游”,由“團隊游”轉變為“自助游”,實現了從“門票經濟”向“休閑消費經濟”的轉變。2018年,嘉峪關市累計接待旅游人數達1047.9萬人次,同比增長22.26%,旅游收入73.9億元,同比增長29.03%。
“嘉峪關市將堅持以文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嘉峪關市特色文化優勢資源,加快建設一批引領產業發展、促進文旅融合的大景區、大項目、大平臺,進一步完善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努力建成文化旅游強市和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嘉峪關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淑敏表示。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