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開車,最煩人的便是早上起來,愛車被一層厚厚的冰霜覆蓋;或者剛啟動車輛,車窗就起霧。早上的時間可是很寶貴啊!記者連續兩天送孩子上學,除冰花了十幾分鐘,孩子兩天遲到,挨批了。怎么快速除冰除霧呢?網上介紹的法子五花八門。哪一種方法最直接有效?記者一一驗證,并請教了專家來解讀。
用熱空調化冰:10分鐘以上
實驗時間是2012年12月31日早上。當天杭州沒有明顯降雪,但氣溫較低,記者的車前擋玻璃上結滿了雪白的霜花,雨刮器和玻璃水都被凍住。
發動汽車以后,記者立即將前擋出風口風量調至最大,但2分鐘后才打開空調——專家告訴記者,如果一啟動車子就直接打開空調,有可能發動機負荷過重造成損傷。空調打開后,又足足過了10分鐘,前擋上結的冰霜才開始融化,而且是從前擋出風口附近為中心,呈扇形向外擴散慢慢化掉的。而側窗,雖然吹到熱風較少,但結的冰也薄,總體上,沒用任何工具,記者前后花了15分鐘,才將前擋、側窗玻璃上的冰雪除干凈。而這一天,車窗上結的冰很薄。
專家點評:有車友擔心熱空調吹到結冰的玻璃上,會導致玻璃爆裂,這完全是過慮了。不過這種方法,讓汽車長時間處于怠速狀態,既容易積炭,又不環保。
用廢銀行卡刮冰:2分鐘
同一天,記者在另一輛車上,用一張過期銀行卡清理——用卡的邊緣直接刮冰。由于冰不厚,刮起來不費力。記者從前擋玻璃中間較薄的位置開始,刮干凈前擋只花了1.5分鐘,加上側窗,整個清理過程不超過2分鐘。
專家點評:用厚一點的加油卡、超市卡、銀行卡清除玻璃上的冰,最快,也最環保。不過,車身上如果有冰,就不能用這招了,會損傷車身油漆的!
用紙板蓋住防冰:不超過10秒
1月3日晚,記者在車前擋上鋪上一層厚紙板。不過,這次下的雪較干,次日氣溫也不是太低,4日早上,紙板上有5厘米厚的積雪,但沒有凍住。清理積雪非常方便,直接把紙板拿下就可以,整個過程只有幾秒鐘。
專家點評:舊紙板、舊床單、車衣,都可以鋪在車上,方便次日早起清理。要注意的是蓋上這些東西以前,車子得是干燥的。如果車身已經淋濕,很有可能把這些遮擋的工具一塊兒凍牢在車身上。萬一凍住了,千萬不能用力扯,不然有可能損壞愛車。有些車友用舊報紙來遮擋,就不適合,因為報紙太薄,被凍住的可能性更大。
用熱水化冰:沒試出來,因為玻璃裂了
記者拿來試驗的是一輛前擋玻璃有裂縫的舊車。一杯90℃的水澆上去,裂縫瞬間擴大。這招不可用啊!
專家點評:杭州的氣溫不會太極端,一般0℃左右時,用熱水去潑車窗是萬萬不可取的。不過20℃以下的溫水,或直接用自來水澆,也可以沖掉積雪、幫助冰層加速融化。但是,如果氣溫過低,冷水潑上去反而會讓冰越結越厚。如果冬天去北方自駕游,您可千萬別用這一招!
另外,雖然水有助于化冰,可別想著用雨刮器里的水去沖前擋玻璃——雨刮器噴水以后,雨刮也會隨之啟動,就有可能損壞雨刮片,甚至燒毀雨刮器電機。
用鹽、不關窗:不可取
網友流傳的其他方法,考慮到不太安全,記者沒有試驗,請教了專家。
一種是用鹽。網友說,下雪天,交警不是會往高速上撒鹽嗎?那能不能用鹽化冰?專家說,公路上撒鹽,鹽跟雪混在一起,經過往車輛碾壓混合,確實不容易結冰。但鹽是降低溶點,而不是一碰到冰就能把冰融化;另外,鹽接觸到車身,會腐蝕車身,甚至浸入車內,對愛車造成較大損傷。
另一種方法,是前一天停車后打開車窗,讓車子徹底冷卻,并將愛車留一條縫過夜——支持這種方法的網友認為,車身溫度不高,雪落在車上不化掉就不會結冰,第二天除雪就會容易很多。這招專家試過,發現效果并不好:等十幾分鐘車也未必能完全冷卻;掌握適當的方法,除冰只需要2分鐘,為什么要自找麻煩呢?再說,萬一先下點雨夾雪,不一樣把愛車淋濕么!
除霧:熱空調5分鐘以上,冷空調1分鐘
雨雪天車內很容易起霧,這是頗讓開車人頭痛的一件事。
記者印象最深的一次親身經歷,發生在2012年12月15日中午,小雨,開在杭千高速上,車窗忽然開始起霧。
由于是熱車,記者馬上打開了熱空調。可是,堅持了5分鐘,雖然明顯感覺到,空調吹出來的風很熱,可前擋上的霧仍然沒有消退的跡象,記者只能一邊開車,一邊小心地用抹布一次次擦。
這可是在高速上,實在太危險。看看熱風吹不散霧氣,記者趕緊改成吹冷風。這回,大概1分鐘以后,前擋風玻璃,甚至側窗玻璃上的霧,馬上消退干凈。可是,當我再次開成熱空調,前擋上馬上又有霧氣凝結。
專家點評:如果是高檔車,不管開冷空調還是熱空調,3~5分鐘肯定能消除霧氣,差別不會很大。
但是中低檔車,出風口設計不一定科學,風量偏小,冷空調除霧肯定比熱空調快。不過冬天吹冷風,車內的人會不舒服,建議吹一會冷風以后,逐漸將溫度調高到人體適宜的溫度。但這個過程不能一步到位,不然就像上面說的,馬上又會起霧。
另外要注意,潮濕的天氣開車時,不要忽然將內循環換成外循環,不然,潮濕的冷空氣突然進入溫暖的車內,就容易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