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28日在北京舉行的專家鑒定會上,由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同完成的“強非均質特超稠油開發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成果獲一致通過。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優質環烷基稠油被稱為石油中的“稀土”。新疆準噶爾盆地稠油資源量10億噸以上,環烷烴含量高達69.7%,為世界之最。該類油藏非均質性強、溫度壓力低、原油溫敏性差,在新疆油田成功實現商業化開發之前,國內外皆無成功開發先例。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國內在陸相強非均質超稠油油藏動用、大幅提高陸相強非均質性特稠油采收率、火燒驅油等方面進行了連續攻關,但久攻不克。國際知名石油公司曾三次針對新疆油田特超稠油資源的開發進行評估,均認為無法進行效益開發。從1996年開始,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通過多學科持續攻關,形成了適合陸相強非均質稠油開發熱采理論技術體系,大幅度提高了采收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優質環烷基稠油生產基地。
鑒定委員會由13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4位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有效解決了超稠油開發動用和特稠油強非均質油藏采收率不高的世界級難題。其主要創新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創新了陸相強非均質多滲流屏障超稠油注蒸汽重力泄油技術,二是創新了陸相強非均質特稠油多相協同注蒸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三是發明了陸相強非均質薄層特稠油蒸汽吞吐廢棄油藏高溫火驅技術。該成果在新疆油田環烷基稠油資源開發中得到全面應用,實現年產量400萬噸以上穩產15年,增加可采儲量2億噸,保障了國家需求,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馬伊寧)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