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若羌現有兩家紅棗期貨交割庫。紅棗期貨業務的開展,對棗農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因為棗農從此可以安心種棗,不用再擔心好棗賣不上好價了。”8日,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娟告訴記者。
4月30日,我國第一個干果類期貨品種——紅棗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市。鄭商所官網公布,為保證期貨順利交割,確定了14家企業為指定紅棗期貨交割倉庫,其中10家在新疆,分別是新疆葉河源果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拉爾聚天紅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若羌靖祥新絲路物流有限公司、中鐵中基(彭州)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新疆日照港物流園區有限公司、新疆棗都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田昆侖山棗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百草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疆唱歌的果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紅棗期貨交割倉庫將從11月1日起開展紅棗期貨交割業務。
世界紅棗在中國,中國紅棗在新疆。鄭商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紅棗產量為562萬噸,新疆紅棗產量占全國的48.91%。2006年至2011年,紅棗價格翻了5倍。2011年至今,紅棗價格又呈現出持續的下跌趨勢。
“每年9月,本應是豐收和喜悅的季節。可眼看著樹上的棗由綠變紅,我們不但沒有喜悅,反而為當年的紅棗價格而揪心。現在好了,有了紅棗期貨業務,我們的日子會好過了。”若羌縣塔里木紅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支素峰說。
紅棗期貨上市后,棗農可以根據期貨價格走勢決定是否賣現貨。如果現貨價格較高,棗農可以賣現貨獲益。如果現貨價格較低,棗農可以選擇在合約到期后進行交割,收益依然能夠最大化。
(責任編輯:張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