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網和田12月27日電訊(記者王晶晶)12月26日凌晨4點,肖拉克村窄橋路上,阿麗米罕 · 努如木家廚房的燈光,早早亮起。前一夜發好的面已經鼓漲漲地溢出了面盆,聞著肉餡的香味,搟皮、放餡、捏出褶子、上籠屜開蒸,她要趕在8點出門賣早餐。
第一鍋包子剛上籠屜,阿麗米罕的鄰居凱麥爾妮薩 · 阿力木,將一大盆茶葉蛋端過來,浸潤了一整夜調料和茶葉的汁水,雞蛋已經相當入味。與此同時,阿麗米罕家對門鄰居布海迪且 · 伊米提家廚房里,也飄出炸油餅、攤雞蛋餅的香味。
三盞燈下,忙碌著的早餐車合伙人,都是和田市伊里其鄉肖拉克村窄橋路上的村民,4個月前,在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駐肖拉克村“訪惠聚”工作隊的幫助下,開始做起早餐的生意,如今她們有了穩定的客源,平均每周穩賺600元。
早餐賣出“存在感”
阿麗米罕說,老公在外打工每個月賺的3500元錢全都存起來了,留著給孩子上大學用,她賺的錢足夠家里日常的開銷。生活有奔頭,她最感謝的是幫她賣出第一個包子的人——自治區應急管理廳駐和田市伊里其鄉總領隊,駐肖拉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席文海。
阿麗米罕想創業,但是對自己的手藝沒信心,席文海書記一點點教她拌餡、教她發面,8月23日,阿麗米罕包好150個包子走到路邊,卻不知道怎么吆喝。“我正不知道該咋辦,席書記來了,站在我旁邊就開始喊了,來買包子的人里,一半是想嘗嘗味道,一半是奇怪咋是這樣兩個人在賣包子。”她笑著說。
第一周,每天做150個包子都銷售一空,阿麗米罕有了信心,而兩位鄰居自告奮勇來給她幫忙。顧客們反饋說只賣包子太單一,希望她能增加種類,為啥不能和鄰居合作呢?三個人一合計,雞蛋餅、油餅和茶葉蛋、韭菜雞蛋包子和糖包子都做起來了。“老公說每天四點起床太辛苦了,讓我歇歇,我可不能歇,那些等著吃了我早餐去上班上學的人都需要我呢。”阿麗米罕說。
村干部阿布力克木說,以前阿麗米罕只是村子里一個默默無聞的婦女,如今,因為早餐生意做得好,還成了村子里的創業明星。

三位早餐車合伙人查看她們每天的記賬本。王晶晶 攝
窄橋路上創業婦女多
在榜樣的帶動下,阿麗米罕所在的窄橋路上,騎著三輪車去和田市四中附近賣玉米飯、湯飯的海肉麗汗 · 亞森姐妹倆也是凌晨四五點就開始準備最新鮮的食材,最近,姐妹倆已經在選擇餐館的地址,“飯好吃,顧客都鼓勵我們開店,老公也支持,新的一年我們就要開一家姐妹餐廳。”她說。
鄰居們都做餐飲生意了,窄橋路的村民布威海迪且.麥提努日另辟蹊徑,“姐妹們手里有了錢,肯定更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我就從朋友那里進了好看的衣服來賣。”她說。
布威海迪且還帶著巷子里另外兩個姐妹一起,把衣服賣到了周邊鄉鎮。“每周一休息,剩下的六天,周邊鄉鎮的巴扎市場跑一遍,一天最少能賺100塊錢。”她說。
看著年輕人每天早出晚歸忙忙碌碌,窄橋路上的貧困戶托合提沙依撲汗 · 艾衣提也閑不住了,她和老伴騰出一間靠近路邊的房子,開起了一家雜貨鋪。“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賺不少錢,心里踏實,他們賣吃的賣衣服,我們賣生活用品,不重復,還能相互幫助。”她說。
凌晨四五點,窄橋路上就已經燈光閃爍了,這條路是肖拉克村最早醒來的地方,也是村子里最忙碌最有活力的地方。席文海表示,今后,工作隊也將引導這條路上的村民們發揮模范作用,激發更多村民,改變現狀,用雙手奮斗出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