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新疆全面推廣關稅保證保險業務
全疆1.3萬余家外貿企業可憑關稅保證保險單實現“先通關后繳稅”
大西北網訊 11月起,新疆全面啟動關稅保證保險業務,新疆1.3萬余家外貿企業可憑關稅保證保險單,真正實現“先通關后繳稅”。
據了解,11月起,海關總署、銀保監會在全國海關范圍內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試點。這是我國首個被保險人為政府機關(海關)的信用保證保險。
11月1日,烏魯木齊海關聯合人保財險新疆分公司、太平洋財險新疆分公司、中銀保險新疆分公司在烏魯木齊推廣關稅保證保險業務。
烏魯木齊海關關稅處處長卡依沙爾介紹,此前,海關稅收擔保主要采取保證金和銀行保函兩種傳統形式,關稅保證保險業務啟動后,海關稅收擔保方式增至三種。企業可向保險公司購買關稅保證保險,經海關確認后即可辦理相關業務,真正實現“先通關后繳稅”。
與傳統擔保方式相比,關稅保證保險釋放了銀行授信額度。此前企業在銀行辦理保函,如果企業規模小、沒有銀行授信額度需要按擔保額度同等金額的保證金以及按比例的手續費,有了申請關稅保證保險僅需繳納保險費即可,保險費率也低于保函手續費,極大降低了企業的資金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目前,人保財險已與海關總署實現系統聯網,使關稅保證保險單從本月起從“線下”拓展至“線上”,足不出戶辦理該保險業務。
新疆金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鳳英說,以前代辦進口大型機器設備時,辦理銀行保函手續繁瑣需要花費1至2個月,而保證金動輒要交上千萬元,了解了關稅保證保險,從申請到開立保單僅需要兩周時間,單筆業務保費基本是繳納關稅的千分之二左右,真正為企業“省錢、省時”。
卡依沙爾說,在該模式下進口企業如發生欠稅情況,海關可以立刻啟動程序向保險公司索賠,確保國家稅收安全。目前,除了失信企業外,其他任何規模、類型的企業均可辦理該業務。□名詞解釋
關稅保證保險,是指企業提供由經銀保監會設立的保險公司出具的關稅履約擔保保單,向海關申請辦理擔保通關手續,是一種創新的海關稅款擔保手段,能夠在海關稅收得到有效擔保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納稅企業的稅收擔保成本。企業可以無需繳納保證金,也無需向銀行申請保函,采用關稅保證保險保單即可辦理海關通關事務擔保。(李寧艷)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