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域旅游助農增收
大西北網訊 新疆阿勒泰地區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近年來,從福海縣烏倫古湖黃金海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的農家樂、牧家樂,到阿勒泰市斯德克最美雪村,到富蘊縣可可托海鎮“旅游”發展模式,乘著阿勒泰地區全域旅游發展東風,當地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群眾吃上了四季“旅游飯”,過上了好日子。
從一地獨美到處處是景
7月的阿勒泰山清水秀,福海縣烏倫古湖旅游景區成了人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解特阿熱勒鎮京什開薩爾村緊靠黃金海岸,是旅游旺季過往車輛必經之地。
縣住建局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從2017年起,引導當地村民開辦了10多家農家樂、牧家樂,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感謝工作隊的幫助,現在每天都能接待三四撥客人,在家門口就有穩定的收入。”7月4日,村民阿依努爾說。
從阿勒泰市出發,沿克蘭河而上,就是阿勒泰市拉斯特鄉喀拉鐵列克村的斯德克片區。2017年,經由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黨員、村民代表參加的聯席會研究討論,決定發展旅游。
如今的斯德克有餐館、民俗文化館、民俗茶坊、民俗旅館、攝影體驗館、小超市,過去冷清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許多在外打工的村民也開始返鄉創業。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市旅游資源優勢,加大旅游產業發展,帶動困難群眾就近就地創業、就業,最終達到增收致富的目標。”阿勒泰市“訪惠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耿新東說。
加快發展彰顯特色
發展旅游,必須有留住游客的載體。阿勒泰地區獨具特色的哈薩克族民俗風情、綠色有機的美食就是留住游客最好的載體。布爾津縣沖乎爾鎮合孜勒哈英村旅游因此做得紅紅火火。
2017年在布爾津縣婦聯“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的協調下,村里成立了“旅游馬隊”。如今,“旅游馬隊”每天的收益在1000元以上。
富蘊縣旅游局駐可可托海鎮文化西路社區“訪惠聚”工作隊2017年在當地確定了“旅游”戰略:即依托可可托海旅游小鎮優勢,帶動貧困居民創業。
“工作隊為我點出旅游發展思路。這段時間我的收入不錯,上個月就賺了6000余元,以后的生活更有盼頭了!”說起“旅游”,文化西路社區居民買力克·西庫爾有很多話想說。
貧困居民佟志榮在工作隊的幫助下,在可可托海鎮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地質陳列館附近開了家“海陸空”特色燒烤。“旅游旺季,我一天能掙1500元左右。”佟志榮說。
打造富民支柱產業
多年來,阿勒泰地區始終堅持把旅游業作為富民支柱產業來培育,各級“訪惠聚”工作隊通過組織農牧民積極參與旅游業發展,共享旅游發展成果,實現就業增收。
在定點幫扶點青河縣查干郭勒鄉博塔莫音村,吉林省旅游局援助的價值18萬元氈房已經到位。阿勒泰地區同時積極為4個鄉村爭取資金200萬元,收集整理并推薦上報12個鄉(鎮)62個村為特色鄉鎮村,并在吉木乃縣開展旅游扶貧試點村建設。
阿勒泰地區下一步將加快推進阿勒泰市風情街、布爾津中俄老碼頭、福海漁村等特色街區建設,抓好沖乎爾、可可托海、也拉曼等一批特色旅游鄉鎮建設,鼓勵城鄉居民開辦具有區域特色的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以多種方式參與旅游業發展。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不斷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由一季游向四季游、景區景點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各“訪惠聚”工作隊結合村級實際,積極舉行牧游、觀鳥游、垂釣游、賞花游等系列活動。
目前,旅游已成為阿勒泰地區促進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僅2017年,全地區累計接待游客159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2.4億元。(杜鵬飛)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