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搬遷“搬”出幸福生活
大西北網訊 磚紅色的安居富民房、特色鮮明的晾房錯落有致,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鋪到家家戶戶門口。在新疆鄯善縣迪坎鄉迪坎新村,道路兩旁的太陽能路燈、當地村民樸實的笑臉,便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見證。
迪坎新村是鄯善縣建成的首個易地搬遷扶貧安置點。52戶186名貧困群眾,去年11月底全都搬進了新家。這個搬出來的迪坎新村,新農村建設與產業聚集區建設相結合,村民已經擺脫了貧窮困擾。
迪坎新村是相對過去的迪坎老村來說的。據了解,鄯善縣迪坎村2015年被列為自治區貧困村。為改變現狀,2016年,通過認真摸底,迪坎鄉多方協調籌集1641萬元項目資金,在卡孜庫勒村第二村民小組以東1公里處,規劃1608畝地建設迪坎新村,配套建設了供水、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家家戶戶安裝了電采暖設施。同時,為困難群眾配置的470畝耕地,大大改善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
村民吾加木尼亞孜·阿西木的新家寬敞明亮。臥室、客廳加起來有100多平方米,民族特色家具整潔地擺放在客廳。他原先家庭貧困,居住土坯房,小小的院落破舊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有了這么好的房子,就像做夢一樣。”吾加木尼亞孜笑著說。
更讓吾加木尼亞孜高興的是,家里的收入不斷增加,妻子在自家院里種菜,經營蔬菜生意,也幫忙賣羊肉。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他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以前只種葡萄,地少,生活有困難。現在黨和政府給我們蓋了房子,又蓋羊圈,我搞起了養殖業,同時在院子里種菜賣,有一筆可觀的收入呢!”吾加木尼亞孜說。
迪坎鄉副鄉長趙亞偉告訴記者,迪坎新村建設還充分考慮了當地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合了現代文化,蓋住房時設計有女兒墻、有立柱,房屋頂上有小晾房,院內還有小菜園,為當地群眾發展田園經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迪坎鄉還利用當地企業多的優勢,通過“一戶一工人”“一戶一轉移”戰略加大勞動力轉移,不斷提高就業基地員工技術水平,解決富余勞動力、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員的就業困難,
2016年,吐魯番市實施了首批93戶369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搬出來的農牧民過上了幸福生活。2017年該市易地扶貧搬遷504戶1803人計劃正在實施中。(肖建珍)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