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餐桌新變化:多元、國際、洋味道
自從日歷翻到4月,從事進口食品批發的吐然克孜就格外忙碌。在她的商店里,巧克力、糖果、野生魚、黑蜂蜜……國外的日常食品應有盡有。
“訂單特別多,已經供不應求了。”吐然克孜笑起來眼睛彎彎。她的店鋪所在的西域特產進口食品批發商城,地處烏魯木齊鬧市區。在這里,香氣誘人的蕎麥面包、色彩繽紛的糖果、香甜的提拉米蘇……琳瑯滿目的進口食品吸引了不少中國邊民駐足。
從格魯吉亞紅酒到俄羅斯的冰激凌,從哈薩克斯坦的面粉、清油到烏茲別克斯坦的巧克力、糖果、餅干,從阿塞拜疆的果汁到馬來西亞的咖啡、燕麥片……近年來,進口食品如雨后春筍般紛紛亮相烏魯木齊。
吐然克孜告訴記者,憑借良好的口碑和適中的價格,進口食品店的顧客絡繹不絕,許多人不僅為自家選購,還挑選不少美味的進口食品給遠方親友郵寄嘗鮮。
去年底,占地6000平方米的西域特產進口食品批發商城投入運營,進口食品可通過商家直接大批量進貨,貿易愈加紅火,讓新疆餐桌變得日益多元化和國際化。
“烏茲別克斯坦的糖果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已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哈薩克斯坦等國的面粉、大米、清油,近年來銷量增長也很快。”西域特產進口食品批發商城負責人葉爾扎提·卡德爾介紹,由于物美價廉,這些進口食品都是近期新疆人購買的“爆款”。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越來越多“洋味道”正克服水土不服,在天山南北“生根發芽”。烏茲別克斯坦斯拉德斯有限責任公司主打糖果產業,近年來加快布局新疆步伐,公司在新疆的總代理艾合買提·艾山介紹,他們計劃將代理店推廣到更多的新疆城市。
“進口食品純天然、綠色無添加,對健康很有好處,受到國人的熱捧,蜂蜜、奶粉、飲料等走紅朋友圈,成為中國人在國外代購的主要商品,有些已經從邊境行銷至北京、上海、內蒙古等內地省份。”早年在新疆做干果生意的王杰,兩年前轉做進口食品批發,她對進口食品在新疆的市場前景信心滿滿。
此外,便利的跨境電商和高效的物流,也讓以前不常見的進口食品變得觸手可及,越來越多的進口美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新疆人餐桌上的新寵。
“平常招待朋友,少不了美國的巴旦木、沙特的干棗;買來孝敬父母的禮物,有吉爾吉斯斯坦黑蜂蜜、伊朗藏紅花冰糖;全家人團聚喝的是格魯吉亞的紅酒。”消費者娜迪已對餐桌上大量“洋味道”習以為常。
在西域特產進口食品批發商城門口,來來往往的人流、車流川流不息,交織成一幅熱火朝天的邊城商貿圖。葉爾扎提·卡德爾說,目前商城已入駐商家近40家。隨著越來越多商家入駐,商城功能將不斷拓展,管理也更加規范,會吸引更多顧客前來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