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民布比帕提瑪·吐爾干阿力住進安居房后的新生活
“夏天做飯不用劈柴、冬天房間里還有地暖,住在樓房里的感覺真好!”阿合奇縣城托河太湖小區的布比帕提瑪·吐爾干阿力住進樓房后心情舒暢。布比帕提瑪今年56歲,出生在牧場,在馬背上長大,一直以放牧為生。
提起以前的日子,她有說不盡的辛酸。在邊境牧場放牧的牧民,不僅要忍受一年四季帶著氈房轉場的辛苦和勞累,還要忍受長期居住在不保暖的氈房里給身體帶來的傷害。“這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呢?多少年來,牧民就是這樣生活過來的呀!”2016年12月22日,布比帕提瑪輕聲說道。
這些年,阿合奇縣大力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定居興牧”工程,倡導少部分勞動力集中代牧牲畜,那些長期在邊境放牧的牧民從游牧生活轉為定居。布比帕提瑪的好幾位老姐妹都相繼在鄉鎮或縣上購買了安居富民房,每次見面時,姐妹們都說定居的日子有多幸福什么的,布比帕提瑪在心里暗自感慨:“這日子還果真是說變就變了啊!”
這不,參觀了縣上的安居富民樓房后,布比帕提瑪先是讓兒子把村里的宅基地賣了,后又將家里所有的牲畜都送去代牧,帶著兒孫全部住進了縣城。
“以前在牧區,一到夏季就得開始準備過冬的柴火。到了冬天,爐火到半夜就熄滅了,早晨起床時渾身凍得冰冷。現在,不僅有天然氣,冬天還有暖氣,做飯更是方便得不得了。”布比帕提瑪說,以前住氈房自己和老伴相繼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如今住到樓房里后,身體也沒那么多毛病了。
布比帕提瑪居住的住宅區附近,學校、幼兒園、衛生院一應俱全,以前在牧區時的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在這里都解決了,兒子、兒媳婦經過培訓后,都走進了縣小微產業園區里的現代化企業,成了產業工人,每人每月都有不低于3000元的工資。
布比帕提瑪激動地說:“現在的生活和從前相比那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好得很!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政策鏈接
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堅持興邊惠民,有力促進穩邊固邊。進一步加大對邊境地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加快推動邊境地區發展,改善邊境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提高邊民補貼標準,確保他們安心生產生活、安心守邊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