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經濟發展有了新方向——新疆經濟專家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為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做好新疆經濟工作,成為新疆經濟專家廣泛熱議的話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自治區要在積極保持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在供給側改革、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民生改善等關鍵領域有所突破。”12月20日,自治區發改委綜合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王英平說。
王英平認為,自治區應該繼續以“三去一降一補”為抓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高實體經濟競爭力,實現供給體系由中低端產品為主向適應需求變化的中高端產品轉變,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并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強建設,進一步將新疆農產品綠色有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充分發揮自治區、地(州、市)、縣(市、區)三級主體作用,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政府投資效率,并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積極作用,充分激發民間社會資本活力,釋放投資潛力。
新疆金融業資深人士、新疆大學信息技術創新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夏軍與王英平有著相同的觀點。
夏軍認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和潤滑劑,此次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這樣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健康平穩發展,也為新疆經濟的穩定發展打好基礎,有利于疆內制造業特別是實體經濟的發展。”夏軍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對此,新疆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新疆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志林表示,新疆企業應該利用好環境變化帶來的機遇,借勢發展。
劉志林認為,當前,新疆實體經濟面臨著很多困難,解決新疆企業發展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好管理問題,企業應加強自身管理,做好市場調查等工作,了解顧客的真實需求,使企業更好地符合市場需求。同時,企業要堅持創新發展,要敢于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
“比如,民族特色企業雖然歷史悠久,但在品牌建設上比較滯后,今后更應從規模、影響力、效益等創新方面下功夫。”劉志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