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職責使命
——我區新聞工作者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綜述
11月7日,在第十七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和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并寄予殷切希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新聞輿論戰線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在記者節收到這樣一份特殊的節日禮物,我區各族新聞工作者備感溫暖、備受鼓舞。
連日來,我區新聞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家表示,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內涵深刻、高屋建瓴,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要把總書記提出的4點希望切實落實到今后的工作中,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書寫時代進步,讓主流思想輿論不斷得到鞏固壯大,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做政治堅定的新聞工作者
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新時期我們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核心要義。
在傳播渠道和傳播手段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新聞工作者只有加強黨性修養,堅持黨性原則,準確傳播黨的決策和聲音,才能讓人民群眾了解黨的大政方針、治國理念,從而進一步凝心聚力,為黨和國家建設發展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撐。
在新疆新聞戰線上,新疆電視臺新聞中心是一支可靠的、高素質的、能打硬仗的新聞宣傳隊伍。今年以來,《新疆新聞聯播》推出了“貫徹總目標”“結對認親心連心”“南疆支教我們來了”“民族團結一家親”“全民免費健康體檢暖民心”等系列報道,記者深入田間地頭,記錄著老百姓身邊所發生的一系列喜人變化,唱響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有力地激發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信心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強大動力。”新疆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張煒說,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自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正確輿論導向、正確新聞志向、正確工作取向,牢記職責、奮發有為,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作出貢獻,書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嶄新篇章。
博爾塔拉報社副總編輯胡布爾力特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新聞工作者提出的4點希望工工整整地抄在了自己的學習筆記中,與同事一起反復研讀,認真學習領會。胡布爾力特說,從事新聞宣傳的同志,必須講政治,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具有很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必須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復雜多變的形勢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做引領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是宣傳輿論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廣大新聞工作者要始終保持對黨忠誠,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昂揚的精神風貌向社會傳播正能量。
新疆經濟報社維吾爾文編輯部主任記者開賽爾?沙吾提已從事新聞工作23年,曾被評為2013年度自治區十佳新聞工作者。他說,記者是社會的眼睛和歷史的記錄者。從事新聞宣傳工作以來,他親眼看到新疆大地上日新月異的變化,切身體會到一系列民生工程給百姓帶來的實惠。
“未來的路上,我會牢記職責與使命,堅定信念、不忘初心,以更踏實的作風、用更有溫度的新聞作品,宣傳好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做一名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鼓與呼,唱好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開賽爾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使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剛剛獲得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第十三屆“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的伊犁日報社哈文編輯部記者加爾肯?努拉比力旦表示,在今后的新聞報道中,要更加注重以人民為中心,心系人民、謳歌人民,以實際行動將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各族群眾,將群眾的呼聲傳遞給黨和政府,發揮新聞工作者的橋梁作用,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努力工作。
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
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刻意識到,能夠留下來的新聞作品永遠要有雋永的思想、深刻的問題和無可挑剔的文字。
“從日常報道中創作新聞精品”是新疆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賀飛從事新聞采訪工作16年來,一直不斷追求的目標。兩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多次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和新疆新聞獎的她,對于獲獎看得很淡,但對于自己的新聞作品,卻十分嚴苛。
賀飛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期新聞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職業要求。好記者應該堅持正確的新聞志向,好記者必須業務精湛。堅持正確的新聞志向,就要時刻把自己的新聞理想付諸于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實踐中去,寫下無愧于時代和群眾需求的好作品,用遠大的志向指導自己的事業不斷前進。業務精湛是實現新聞志向的基石,也是為群眾奉獻新聞精品的必要條件。我們每天面對的采訪對象不同、新聞事件不同,必須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知識儲備,創新新聞傳播渠道和方式,不斷提升采訪和寫作能力,做有速度的新聞、有深度的新聞、有溫度的新聞。
做作風優良的新聞工作者
腳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塵,是時代給予的饋贈,也是新聞工作者的最高褒獎。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用四種文字出版的省級黨報,新疆日報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記者。剛剛榮獲自治區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的新疆日報記者魯焰,就是其中之一。
“腳上粘著多少基層的泥土,心中就積淀多少對人民群眾的情感。”這是魯焰始終牢記的一句話。“我當記者多年,走遍天山南北,最深刻的感觸是只有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不怕吃苦,深入火熱的社會生活,貼近土地、貼近人民,才能做到求真務實,才會有豐富的新聞素材可供選擇,才會有感動人心的故事可供書寫,才會有熾熱的真情實感自然流淌。”魯焰說。
在長期深入基層采訪的過程中,魯焰也深深感到,只有走進基層,汲取火熱的社會生活中的養料,一個記者的人生才得以豐富,對社會的認知才得以不斷深化,眼光才更加敏銳,才更善于捕捉現實生活沙海中的閃光金子。
新疆新媒體中心總編助理木太力甫?阿布都卡德爾說,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少數民族新聞工作者要牢牢記住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認真學習領會講話精神,堅定信念提高覺悟,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用好手中的筆,宣傳好黨的聲音、講述好新疆故事,帶頭做好民族團結,多創造一批粘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優秀新聞作品。
今天,我區廣大新聞工作者依然在路上,用心靈感受著時代脈搏,用腳步丈量著時代變遷,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踐行著新聞理想,向著努力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的目標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