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全疆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大幅提升
經濟連年長,改善民生有底氣
10月21日,烏魯木齊市民李建國花了13.88萬元,在新疆匯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如愿提到心儀已久的一輛一汽大眾速騰汽車,爾后開上新車載著一家人將烏市的“田”字形環形路溜達了一圈。
烏魯木齊市國稅局不久前公布消息說,截至9月30日,烏市今年共辦理新車業務98310輛,較上年同期增長25.36%。這意味著烏市平均每月有10923輛新車走進尋常百姓家。
新疆各族百姓腰包漸鼓的背后,是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全疆經濟發展速度與質量的大幅提升。
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7月29日,自治區統計局公布統計數據,2016年上半年,新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19.98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位居全國第12位、西部第5位、西北第2位。
新疆經濟這艘大船,正以“又好又快”的姿態航行在新的征程之中。
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以來的5年,我區經濟發展克服各種不利因素,連年邁上新臺階。
5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總基調,妥善應對復雜嚴峻形勢和風險挑戰,著力解決各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扭轉了長期以來經濟下行比全國快、上行比全國慢的局面,人均生產總值也由低收入地區跨入中等地區行列。
經濟的連年增長,為改善民生提供了最為有力的底氣。從2010年開始至今,新疆連續7年實施民生建設年活動,讓各族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凝聚力和向心力明顯增強。
千方百計穩增長調結構
經濟界人士一定還記得不平凡的2014年。這一年,石油生產量價齊跌,煤炭市場持續低迷,鐵路運價持續上升……面對經濟“寒冬”,自治區黨委更加突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著力推進“深化改革創新、聚力長治久安”系列活動,集中精力重點突破,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5年來,全疆上下齊心協力,以搶抓機遇的主動、改革創新的主動、轉型升級的主動,贏得了經濟發展的主動、地區競爭的主動和長治久安的主動,全疆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國前列。
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以來,“調結構”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高頻詞。
今年一季度,我區的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一產平穩增長,二產動力接替,三產引領增長。其中:一二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呈現出下降趨勢,而三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9%。第三產業成為新疆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
10月16日下午,自治區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議,審議《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電氣化新疆工作方案》。會議指出,建設電氣化新疆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國家能源戰略、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能源清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新疆新一輪的“調結構轉方式”這篇大文章,又在徐徐展開。
改革成為發展最大動力
5年來,自治區始終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全區以更大力氣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推向深入,加快建立和規范“三個清單”,健全為企業服務“一張網”,釋放出企業活力。
2013年年初,自治區黨委提出,要努力使新疆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優的省區之一。2014年,我區連續9次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壓減率達到40%,提前實現了壓減35%的目標。
持續推進央企屬地注冊和地方參股,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以增強企業活力、提高效率為中心,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突出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推進價格機制改革,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電價的降幅全國最大……經濟領域的不斷深化改革,成為新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最大動力。
對外開放釋放新活力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提出,新疆要以通道建設為依托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物流,立足區位優勢,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我區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快速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國家能源資源“三基地一通道”建設;抓住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機遇,推進與周邊國家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在對外開放中經濟發展釋放出新的活力。
連續成功舉辦5屆的中國—亞歐博覽會,使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地關注新疆,一項項外經貿協議簽署之后,一批批外商參與到新疆的經濟建設中。
過去的5年,新疆經濟發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未來5年,新疆經濟發展必然迎來又一個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