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縣薩爾塔木鄉古爾邦節見聞 日子越來越好
9月12日,是穆斯林群眾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邊境萬里行”采訪組正在祖國版圖最西北角的哈巴河縣采訪,記者來到薩爾塔木鄉感受節日的快樂。
賽力汗家笑聲飛
上午,記者從縣城出發,驅車20多公里,來到秋風輕拂的村莊,節日的喜慶和熱鬧已經充滿了薩爾塔木鄉什坎齊村。
“阿依特哈布勒波勒森(哈薩克語:節日快樂)!”記者來到村民賽力汗·努爾塔扎家拜年,整齊干凈的院子里滿是各種果樹。76歲的賽力汗熱情地迎上前來,把記者請進了三個月前入住的安居富民房。“我們多掏了點錢,把房子蓋得大些,還裝了地暖,光裝修就花了6萬元。”老人的家確實比城里的樓房還要漂亮、講究。“村里的人都把我家當樣板房了。”一旁的兒媳婦阿娜爾·海如拉開心地說。
坐在客廳的歐式沙發上,眼前是60寸的液晶電視,賽力汗老人三歲的重孫曙合拉舉著遙控器不斷更換著頻道,孫子阿依木爾扎輕彈著冬不拉,桌上的水晶盤子里盛滿了精心準備的各種食物:馓子、糖、奶制品、精致的餅干、包爾薩克,還有干果、水果。不一會兒,阿娜爾就燒好了一壺香濃的奶茶,老人的兒子葉爾蘭端上剛煮熟的一大盤羊肉,全家人開心地圍坐在一起。“祝愿古爾邦節快樂,年年有今朝,子孫滿堂、大家身體健康、事事順利、家園平安!”老人的巴塔(祈福儀式)做完后,記者與老人及他家人一同開吃。溫馨快樂的氛圍讓記者感覺如同身在家中。
賽力汗是什坎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黨員,還當過村干部。妻子阿斯婭·依布拉英6年前去世,曾是帶頭致富能手。
如今,每年夏季,兒子阿依丁去那仁草原的夏牧場開商店,老人都要去待一兩個月,給兒子幫點忙。“以前我們放牧沒有馬,要么徒步要么騎牛,現在啊,用手機就可以放羊了!”老人感慨地說。“手機咋放羊?”記者問。賽力汗笑笑說:“一個牧民在自己氈房里給另一個牧民打電話,‘我的羊快到你那邊了,幫我趕過來。’就這樣放嘛!”老人的幽默引得大家笑聲一片。
讓賽力汗老人最自豪的還是小兒子葉爾蘭。“一個人一年掙10萬多元!”老人伸出了十個手指。“只有逢年過節他才能在家里待一天,其他日子都是早晨6時多出門,晚上12時回來,他是個閑不住的人。”葉爾蘭的妻子阿娜爾說。每年9月,葉爾蘭開青儲機能掙1萬元、春耕時開播種機每月能掙6000元,他還會修農用機械。此外,每年他都會帶領村子里20多個年輕人外出或就近打工。“家里有100畝地,種了油葵和青儲玉米,但牲畜不多,只有30頭牛和50只羊。公公鼓勵我們外出打工。”阿娜爾說,平常她也不閑著,除了照顧老人和家里以外,把自家產的牛奶拿到縣城去賣,又是一筆收入。
賽力汗老人告訴記者,不光自家日子好,村民們都過得不錯。現在一戶人家有兩三臺電視機、電冰箱的已不稀奇。村里每家每戶都有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或汽車,還有拖拉機。“都是國家政策好!”老人豎起了大拇指。
不知不覺已是晌午,記者準備離開時,葉爾蘭的微信又響了,是在山東濟南上內高班的侄女阿依江發來的微信,給家人拜年。
“新疆發展這么快,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更幸福。”葉爾蘭笑著說。
村民臉上洋溢的幸福感比太陽還要溫暖。
全國勞模的開心事
記者記起去年5月在烏魯木齊采訪過去北京受表彰的全國勞動模范努爾蘭·蘇來曼,他的家剛好也在薩爾塔木鄉,決定去給勞模拜個年。
努爾蘭的妻子沙拉·加帕爾熱情地迎接記者。進入客廳,只見墻上掛著努爾蘭參加全國、自治區、地、縣各種會議時的留影,墻角掛著各種會議代表證,另一面墻掛著努爾蘭的各種證書,多得簡直讓人眼花!
不一會兒,一輛皮卡車停在院子里,努爾蘭和兒子布爾江把村里德高望重的兩位老人烏拉孜汗·哈里和庫里汗·蘇恩接到家里來過年了。“我們有讓長者品嘗古爾邦節羊頭肉的習俗。”
“努爾蘭是我們的驕傲,看著他從剛結婚時一無所有的年輕娃娃變成現在的全國勞模,我們知道他的榮譽來之不易。”烏拉孜汗老人說。
2002年國家出臺退耕還林政策,努爾蘭率先將自家44畝一等地換成了233畝棄耕地,全部種上了樹木,并套種苜蓿,當年拿到3萬多元退耕還林補助金。在努爾蘭一家帶動下,庫爾米希村村民掀起了退耕還林熱潮,全村退耕還林面積達到1100畝。不僅有效改善了庫爾米希村的生態環境,也使村民的人均收入明顯增加。
2008年,努爾蘭投入10多萬元,在村里開了一家小型空心磚廠,解決了近20人的就業問題。2009年,努爾蘭又率先在村里實施節水灌溉。同年,他自籌資金引進兩頭西門塔爾良種公牛和5只種公羊,進行品種改良,300多戶農牧民受益。2014年,努爾蘭籌集250萬元注冊成立了哈巴河縣德勒達農牧養殖專業合作社,解決了十幾名農牧民就業。
“時間就是金錢啊,不緊跟時代,抓緊時間勞動,我也不會有今天。當然,我的榮譽也離不開支持我的鄉親們。”努爾蘭拉著身邊烏拉孜汗的手說。村里人都說當了爺爺的努爾蘭至今還是那么有勁頭。從1982年開始資助貧困學生的努爾蘭至今還在堅持,每個周五,他都開車去薩爾塔木鄉牧業寄宿學校免費接放假回家的孩子們。
“前兩天我接到縣里的電話,通知我10月份去烏魯木齊參加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這幾天我特別激動!我的活畜交易市場去年確定了地址,今年完成了所有手續,也準備動工了。”抱著剛滿兩個月的孫子,努爾蘭告訴記者這是他最近最開心的事。“沒有自己的努力,就不會有現在的好生活,但是若沒有安寧的社會環境和國家的好政策,我也不會有今天!”
“我們的古爾邦節一年比一年過得好!”烏拉孜汗老人說。記者離開村子時,已是下午,村子里隨處可見拜年的老老少少,穿著新衣裳,臉上洋溢著幸福歡樂的笑容。這歡樂在薩爾塔木鄉流淌,在哈巴河的山山水水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