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現場。
為提升新疆科學領域學科整體水平,搭建專家學者與國內知名院士專家學習交流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智力援疆,實現新疆科研成果的合理轉化推廣。2010年,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工作三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新疆科協、新疆醫科大學聯合發起主辦了“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共有120多位來自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專家學者、部委領導等專家參加了論壇,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開展了與新疆的深度合作,為推進新疆醫學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2016’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已納入中國工程院學部級學術活動。此次論壇于2016年7月20日-24日先后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和阿勒泰布爾津縣舉辦系列活動。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學術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新疆醫科大學主辦,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新疆包蟲病學會、新疆免疫學會協辦。本屆論壇主題為:生命?環境?藝術。屆時,將邀請兩院院士、醫院院長等知名專家參會。論壇將針對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布局下新疆提出的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科教中心”和“醫療服務中心”等部署做專題戰略咨詢。
2010年,中國工程院程京院士、新疆醫科大學哈木拉提?吾甫爾校長、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溫浩院長、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富春院長、新疆生態與地理所陳曦所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李春陽黨組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局李冀東黨組書記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謝國政副主席,作為論壇的發起人,成立了“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
從2010年智慧與力量的“首次匯聚”,到現在科學與藝術的“開花結果”,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不知不覺已經走過6個年頭。這6年,也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國家科技援疆政策的確切體現,大批大師級人物發揮作用,賦予正處于發展關鍵期的新疆更多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在新疆落地、踐行并“開花結果”。
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既是一場盛會也是一座平臺。如果說,這場盛會自2010年開辦以來,論壇始終以“大道至簡,大美天成”為宣言,以“生命、環境、藝術”為主題,通過科學的手段表現藝術之美,用藝術的手法詮釋科學的精神,不斷探索科學與藝術融合之道,彰顯文化內涵。這座平臺也構建了新疆醫學科研創新、與海內外共謀和發展的宏偉框架??{斯科學與藝術論壇已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新疆的“博鰲”。
6年來,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這些成果對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幸福安康意義重大。六屆喀納斯科學與藝術論壇上兩院院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共提出建設性建議100余條,對新疆重大疾病防控和民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尤其促進了新疆柔性引才等工作的順利進行,開辟了新疆緊缺人才新的引進模式,并納入新疆科協天山南北院士行的內容。
1、在基地建設方面,獲得新疆醫學領域首個科技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一新疆重大疾病醫學重點實驗室,并通過3年建設期驗收。
2、在醫學研究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方面,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授牌,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
3、在科研項目方面,獲得科研項目數量逐年增加、質量逐年提升,喀納斯論壇一附院落地產實效得到很好體現。
4、在團隊建設方面,獲得教育部包蟲病和心血管疾病創新研究團隊2個。
5、在創新能力建設方面,獲得2011年第一批自治區級“協同創新中心”,暨“新疆重大疾病防治與轉化協同創新中心”。
論壇將繼承以往科學與藝術的主題,以新疆重大疾病防控的創新成果轉化為核心,積極應對新疆醫藥領域的挑戰與機遇,利用自身特有的醫藥資源和優勢,促進醫療水平提升和醫藥產業進步,為新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