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外貿仍需攻堅克難
——訪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自治區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和宜明
今年1至4月,新疆外貿進出口貿易值連續3個月實現增長,在全國較為嚴峻的外貿整體形勢下呈現逆勢增長態勢。有人因此判斷自治區外貿“寒冬”已過,目前拐點已現。
針對這一論斷,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自治區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和宜明表示,“目前內外環境依然嚴峻,僅依靠這幾個月的數據判斷拐點還為時過早。自治區外貿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需要繼續攻堅克難。”
目前,世界經濟仍處于低速增長和調整分化中,外需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世界貿易增長乏力。
“特別是自治區周邊國家傳統市場經濟持續下滑,盧布、堅戈等貨幣大幅貶值,需求萎縮,加之歐亞經濟聯盟內部不斷擴大的貿易轉移效應,都對自治區進出口增長帶來重大影響。”和宜明說。
“雖然面臨以上諸多挑戰,我們認為新疆外貿也面臨著難得的戰略機遇。”和宜明說。
國家確定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戰略定位,自治區制定核心區建設“五大中心、三基地、三通道、十大進出口產業集聚區”規劃;中央加大支持新疆發展力度等機遇,必將為自治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巨大動力。
為了繼續提振自治區外貿企業發展信心,進一步為企業打造便利化發展環境,自治區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終于促成自治區電子口岸5月正式上線。
“這將對降低企業成本、提高通關效率、促進對外貿易便利化、優化自治區對外開放環境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計劃以此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積極爭取烏魯木齊成為國家跨境電商的綜合試點。”和宜明表示。
“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額占自治區外貿的八成多,所以我們將繼續推動雙邊會談,加大雙方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利用好境外展會的平臺,為自治區企業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平臺。”和宜明說。
在繼續深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市場的區域經貿合作外,自治區大力開拓東南亞、中東及中東歐等新興國家市場。
4月,和宜明率領新疆商務代表團一行先后出訪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并召開新疆貿易投資推介會。
新興市場的開拓呈現初步成果,前四月,在自治區前15位主要貿易國中,對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及英國等國的進出口貿易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快速增長,增幅均超過1倍。
和宜明表示,未來,自治區將進一步積極發揮政策效應,扶持百強企業穩定增長,鼓勵地產品擴大出口;鞏固和發展邊境貿易優勢,爭取引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促進邊貿轉型升級;鼓勵內貿生產型企業外向發展,加快培育外向型產業集群,不斷擴大地產品出口;加快服務貿易、服務外包發展;以打造外向型產業示范園區為抓手,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