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出現收窄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作為工業和經濟冷熱的晴雨表,可以敏感地反映工業經濟發展形勢。
一季度,我區PPI同比下降13.9%,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3.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1.3%,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3.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疆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潘玉珍說,我區PPI指數連續48個月下行,處于負值區間,現在雖然仍然是負增長,但是一季度降幅已出現收窄,3月PPI環比上漲2.3%,是近9個月的首次上漲。
那么PPI的持續走低,預示著宏觀經濟總體偏冷,影響其持續走低主要有哪些方面?潘玉珍認為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受生產資料價格繼續大幅下降的影響。作為資源大省,我區生產資料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聯動性十分明顯。全球主要經濟體需求下滑導致原油及其加工產品、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降,一季度我區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5.2%,影響總指數下跌13.9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是受部分工業產品產能過剩的影響。近幾年我區煤炭、水泥等傳統行業明顯受供需矛盾掣肘,庫存壓力較大,部分工業品市場價格仍呈下行調整態勢。
那么,一季度PPI同比降幅收窄又反映了什么?潘玉珍說,一季度,PPI雖然仍處于負增長區間,但降幅比上年第四季度縮小4.2個百分點,尤其是今年3月在前期8個月連續下跌后,環比首次出現回升。
PPI降幅收窄的原因首先是大宗商品、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能源價格低位反彈,鋼材、水泥、有色、化工等基礎生產資料價格有所回升,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出廠價格環比上漲22.7%;水泥出廠價格回升,環比上漲4.4%;有色金屬價格回暖,環比上漲4.9%。其次是自治區黨委、政府針對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突出問題,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
潘玉珍表示,PPI作為衡量經濟運行狀況的主要指標,降幅出現收窄將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積極影響。當前形勢下,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繼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加有效供給,持續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提升實體經濟投資積極性,促進工業企業轉型升級,不斷使企業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低端生產向中高端生產轉變、傳統業態向新興業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