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13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召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年——
“走近社保卡”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針對部分參保人員未能及時領到社會保障卡的有關問題,提出8條解決措施。我區社會保障卡的發行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8條舉措的具體內容是什么?本報記者連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長江,就這些問題進行解答。
連線主持人
連線嘉賓劉長江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增發8萬張社會保障卡臨時卡
主持人:有多少參保人員未能及時領到社會保障卡?原因是什么?
嘉賓:經統計,目前全區還未能制卡的參保人員共有354253人,占累計制卡總數的2.96%。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參保人員個人基本信息存在問題,無法制卡。此類人員共233236人,占未能成功制卡總數的65.84%;合作銀行未及時提交參保人員制卡信息。部分地區將社會保障卡的個人信息提供和發放業務委托合作銀行辦理,因合作銀行前臺服務人員流動性較大、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在社會保障卡信息提交和發放環節存在拖延現象,參保人員前后多次提交資料,延長了制卡和發卡時間;信息不對稱,部分參保人員未能及時領取已制作完成的社會保障卡。我們已為參保人員提供了社會保障卡制卡查詢網站、12333電話咨詢服務熱線、微信平臺、手機軟件等途徑查詢社會保障卡的制卡進度、領卡地點等相關信息,但部分參保人員未掌握查詢方法,影響此類人員及時領卡。
主持人:因個人基本信息存在問題無法制卡應如何處理?
嘉賓:一是再增發8萬張社會保障卡臨時卡(累計達36萬張),臨時卡的社保功能與社會保障卡的社保功能一致,確保此類人員能夠及時享受社會保障的各項待遇。二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攻堅,先行先試,重點解決由于姓名中的“·”而造成的不能制卡的問題。同時就此問題做好與自治區公安廳、人民銀行烏魯木齊中心支行等相關部門的對接工作。
積極推行即時發卡業務
主持人:合作銀行未能及時提交參保人員制卡信息的問題應該怎么辦?
嘉賓:在做好社會保障卡即時補(換)卡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推行即時發卡業務,取消合作銀行提交參保人員制卡信息的中間環節,實現參保人員在銀行柜臺辦理社會保障卡領卡、補(換)卡業務“立等可取”,從根本上解決部分參保人員未能及時領到社會保障卡的問題。
主持人:有些參保人員未掌握查詢方法,不能及時知道自己的社會保障卡是否辦好,導致不能及時領卡,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嘉賓:我們今年要開展社會保障卡專項清理行動,一是各級社保經辦機構面向社會發布公告,對本地區長時間無法制卡人員進行集中登記,開辟綠色通道,限時制卡。二是通過參保人員在社保經辦機構和合作銀行留存的聯系方式,點對點通知已完成制卡的參保人員領取社會保障卡。三是持續開展宣傳引導工作。加強已有的人社門戶網站、12333咨詢電話、微信公眾號、手機APP、合作銀行客服電話、戶外電子屏的服務功能,加強社會保障卡申辦流程、制作進度、領取地點等方面的宣傳,盡可能方便參保人員查詢和問詢。
主持人:有些大中專畢業生未能及時領取社會保障卡,異地就業需返回原參保地領取的問題,是否有其他便捷解決方式?
嘉賓:自治區社會保障卡管理中心建立社會保障卡統一歸集和異地領取機制,將參保人員的社會保障卡在原參保地歸集后交由現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領取。
主持人:對于行動不便的參保人員是否有便捷的服務?
嘉賓:參保人員(代理人)向社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由合作銀行提供社會保障卡上門激活和發放服務。
184家合作銀行網點開設“社會保障卡受理網點”
主持人:有群眾反映社會保障卡經辦服務網點少,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嘉賓:為了方便群眾,我們將在全區14個地(州、市)184家合作銀行網點開設“社會保障卡受理網點”,統一標識標牌,辦理社會保障卡即時補(換)卡等業務。在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經辦大廳增設5個“社會保障卡綜合服務窗口”。
主持人:社會保障卡能否“一卡多用”?
嘉賓:一是繼續做好參保人員持社會保障卡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工作,在已完成海南、四川、重慶、陜西、吉林5個省市的基礎上,年內實現上海、浙江、廣州3個省市的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二是積極推廣社會保障卡“就醫一卡通”應用,實現社會保障卡替代定點醫療機構內部發行的“就診卡”的功能應用,目前已經在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開展試點,效果良好。三是進一步擴大通過社會保障卡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和社會保險待遇發放的人群范圍。
主持人:社保經辦機構與合作銀行信息不同步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嘉賓:完善各級人社部門與合作銀行之間的業務委托協議,明確權利與責任,實現人社部門和合作銀行間的數據共享,強化社會保障卡數據提交和成品卡發放環節的管理工作,做到當日數據當日清,卡片發放不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