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康市召開作風效能工作推進會,108名干部因履職不力被問責。
同時,會上還對58個單位進行了通報,組織處理65人,五個單位被集體約談,八位單位“一把手”被誡勉談話,兩名縣級領導向市委作檢查,21名科級領導干部由市紀檢委依紀依規予以調查處理,五名科級領導干部由市委組織部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
據悉,本次作風效能大會主要從五個層面對違反作風效能相關規定情況進行了通報。一、會風會紀方面:以一段約7分鐘視頻實名通報了今年以來違反會風會紀科級領導干部14人,通報了在市級相關會議上未按要求派領導參會的四個單位。對違反會風會紀的17個單位和14名領導干部按照《阜康市會風會紀整治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其次是作風效能方面:對在上班期間玩手機游戲、玩微信、看電影、網上購物、炒股等10名干部進行了大曝光。被州紀委查到的作風效能存在問題的三個單位在全市通報批評,并在績效考評中扣除相應分值,主要領導向市委作書面檢查,由市委分管領導對作風效能存在問題單位的“一把手”誡勉談話,扣發當事人相應地方性津貼補貼中的工作性補貼,取消當事人本年度評優評先資格,并在本單位干部職工大會上作檢查。
被市紀委督查發現的作風效能存在問題的六個單位在全市通報批評,并扣除年終績效考評相應分值,扣發當事人相應工作津貼,取消本人年度評優評先資格。公務用車管理方面也是督查重點,阜康市紀委監察局抽查了全市74個單位的193輛公務用車,發現13個單位15輛公車未貼公車標識,沒“亮身”份。違規的單位全市通報批評并扣發違反規定的26名單位黨政主要領導相應工作津貼。督查過程中還發現三個單位三輛公務車“身份偽裝”,違規使用靜電膜;六個單位無派車單或出車登記臺賬,對涉及類似問題的九個單位在全市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
“訪惠聚”工作分別從效能考核和組織處理兩個方面對“訪惠聚”工作組中的違紀人員及單位進行了處理。效能考核方面,對集體脫崗的三個住村工作組成員(履行請假手續的除外)每人扣除相應的工作津貼和維穩補助費;取消三名工作組長本人年度評優評先資格;扣除兩個鄉鎮黨委、五個市直單位年終績效考評相應分值。
對部分脫崗的26名工作人員扣除相應的工作津貼和維穩補助費,并對15名負領導責任的領導作出扣除相應維穩補助費的處罰。組織方面,脫崗的53人給予全市通報批評,五個單位被集體誡勉談話,18人由市紀委依紀依規予以調查處理。“訪惠聚”工作不到位的兩名科級領導干部由市委組織部依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兩名垂管單位脫崗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建議上級部門予以組織處理。在維穩值班方面,效能考核18人,對具體責任人扣發相應工作津貼、維穩津貼;組織處理12人給予全市通報批評處分;12個單位被通報,三名科級領導干部由市委組織部按照相關規定予以處理,三名領導干部由市紀檢委依紀依規予以調查處理。
該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馬鴻銘表示,貫徹從嚴治黨要求,就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錯誤。曝光問責就是要及時提醒、糾正黨員干部的“小毛病”、“小問題”,讓他們“紅臉、出汗”,最后達到“排毒、治病”的目的。市紀委對作風問題“零容忍”,繼續不斷釋放作風建設常抓不懈和鐵面執紀的強烈信號,嚴肅追究個別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自以為是的行為,進一步強化工作紀律、規范言談舉止行為。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