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5月22日訊 進入5月以來,野生蝎子進入繁殖期。烏蘇不少農牧民受利益驅使,進入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捕捉野生蝎子。近日,烏蘇市林業局及甘家湖森林派出所對抓捕蝎子的行為進行了制止,并對收繳的60公斤野生蝎子放生。
據烏蘇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主任王安霞介紹,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大量野生蝎子,每年5月至9月屬于蝎子的繁殖期,這個時期,就有很多周邊農牧民手持鑷子、熒光燈、袋子等工具前往保護區內抓捕蝎子。

近日,烏蘇市林業局及甘家湖森林派出所對收繳的60公斤野生蝎子放生。圖/通訊員王安霞
“實際上,從2013年起,在烏蘇市區內就出現了大量收購蝎子的外來商人。”烏蘇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說,由于蝎子有藥用價值,其收購價格每公斤600元至800元不等,使得保護區附近農牧民受利益驅使,夜間到林區抓蝎子,2013年蝎子繁殖高峰期時,抓蝎子的人員一度達到上千人,“當年,烏蘇市林業部門和森林公安部門曾對這一現象進行執法。”王安霞說。
“執法部門這兩年一直在對抓蝎子行為進行制止和打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王安霞說,但今年5月初開始,又出現了保護區周邊農牧民到林區內抓蝎子的現象,公安部門和林業部門多次進行制止,“近期共收繳60公斤被非法抓獲的野生蝎子。”王安霞說,5月19日,烏蘇市林業局、甘家湖森林派出所將這60公斤野生蝎子在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讓其回歸自然。
此前,據本報報道,在新疆,抓捕野生蝎子現象年年都在各地州出現。而早在2013年7月,就有上千人到呼圖壁縣大豐鎮一片空曠的戈壁灘上抓蝎子,被當地執法部門制止。今年5月12日,在兵團第十二師公安局二二二團,有近百人打算到離團部幾十公里外的戈壁灘去盜捕野生蝎子時,被當地派出所抓獲。
自治區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有關人員表示,蝎子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每年這個時候,蝎子開始繁殖,新疆各地就會出現一些人員進入荒漠、戈壁抓蝎子的現象,這樣會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蝎子簡介:蝎子是蛛形綱動物,它們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長的身體、螫、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成蝎體長50-60mm,身體分節明顯,由頭胸部及腹部組成,體黃褐色,腹面及附肢顏色較淡,后腹部第五節的顏色較深。蝎子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種類超過1000種。
蝎子習性:蝎子屬于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濕,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蝎子有冬眠習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驚蟄以后出蟄,11月上旬便開始慢慢入蟄冬眠,全年活動時間有6個月左右。在一天當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時至晚11時出來活動,到次日凌晨兩三點鐘便回窩棲息。
蝎子食物:蝎子為雜食性動物,但偏食動物性食物,尤其愛吃土鱉蟲、蟑螂、蜘蛛、蚯蚓、蟋蟀、蚊、蠅、蛾等多汁軟體昆蟲。蝎子饑餓時也會吃少量麩皮、鼠肉、有機質土等。
新疆蝎子:新疆的蝎子為全蝎,又名鉗蝎,主要生存在戈壁和沙漠地帶。全蝎喜棲于石隙或枯葉下,晝伏夜出,主要以蝗蟲等為食。王安霞介紹說:“蝎子3年一代,1年只繁殖一次,5月至9月是繁殖期,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殺蝗蟲等有害昆蟲1萬多只。”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5-05/22/content_4876113.htm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