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月19日訊 今年較好的生活條件讓分布在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內的河貍能安然越冬了。
1月15日,阿勒泰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主任盧山說,隨著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河貍的保護措施將更加完備,這個瀕危物種目前已增加到600多只了。
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大部分位于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境內,是我國唯一的蒙新河貍生息地和自然保護區。
河貍也叫海貍,身長60厘米—70厘米、色灰黑、體型肥壯,是最大的嚙齒目中型水陸兩棲獸類動物,有動物世界“建筑師”和古脊椎動物“活化石”之稱,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壽命為12年—20年。
到1980年時,我國境內的蒙新河貍只剩下二三十只。在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管理員們的極力保護下,這一物種如今在我國境內已增加到600多只,加上蒙古國境內現存的300多只,這一物種目前在世界上的數量達900多只。
阿勒泰地區林業局副局長初紅軍是我國河貍研究專家,他說,1980年布爾根河貍自然保護區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河貍保護,2013年12月25日正式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今后進一步保護河貍奠定了基礎。
初紅軍說,目前,保護區總體規劃、河貍站能力建設等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今年,我們還加大了保護區內的管護力度,聘請臨時護林員按時巡護。同時,我們將結合定居興牧和安居富民工程對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內的60多戶牧民進行妥善安置。”初紅軍說。
在保護區未來的藍圖中,將進一步加大對河貍的視頻監測力度、建設河貍實驗室,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河貍保護與研究事業。
在對河貍的保護中,還有一些未解之謎。我國境內的蒙新河貍分布在烏倫古河流域,保護區管理員試圖擴大河貍的生息范圍,將其放入到額爾齊斯河,幾年之后在這里發現一只河貍也找不到了,而它的去向成了一個未解之謎。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是,河貍幼崽長到兩歲半時,就要被“父母”強行驅逐出家,另起“爐灶”,但是,保護區內的河貍多年基本穩定在600多只,在沒有獵殺等因素影響下,其剛成年的河貍到哪里去了呢?這又是一個謎。隨著保護區研究工作的逐漸深入,相信這些未解之謎將會逐一找到答案。
“對河貍、野馬的保護是阿勒泰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金石’,隨著對河貍保護措施的不斷完善,相信河貍的生存條件會越來越好。”初紅軍說。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5-01/19/content_47701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