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12月25日訊 走進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縣,蔚藍的天空映入眼簾,小巧安靜的城市讓這里的民眾都面帶恬淡的微笑。新的一年即將開始,“私人訂制”正成為當地坊間的“熱詞”。
“木壘羊肉鮮又香,裝上卡車銷四方,賺了鈔票蓋樓房,感謝合作社來幫忙”,12月下旬,新疆木壘縣白楊河鄉西泉村欣牧草畜聯營專業合作社社員哈薩克族牧民百拉什像唱民謠一樣告訴記者“私人訂制”的好處。
據悉,自2010年初以來,該縣白楊河鄉共成立了16家專業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實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牧民”的“私人訂制”經營模式,把農牧民聯合起來,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為了最大效益保障農民利益,該合作社還在烏魯木齊市成立專門的木壘綠色羊肉銷售點,延伸肉類產品生產運輸儲藏產業鏈,以達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目的。
白楊河西泉村老支書賀明榮說,這種“私人訂制”的合作方式讓農牧民特色產品直接進入了烏魯木齊各大城市的市場、超市,由交易商對接洽談,讓牧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白楊河鄉羊頭泉村“佳祥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距離新疆木壘縣城以東8公里,2013年村集體種植了100畝野生椒蒿地,該村農民楊永東瞅準了野生椒蒿加工的大好市場前景,做起了野生椒蒿加工的小本買賣。
2014年,在羊頭泉村住村工作組的幫扶引導下,原來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徹底改頭換面,重新選址,歷時四個月建成了一座標準化管理的現代農民專業合作社。
12月1日,該合作社正式投產,為了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楊永東不斷創新產品種類,根據季節不同,將木耳菜、沙蔥、馬齒莧、薺菜、蒲公英、蕁麻等野菜收購加工銷往各地,每一味野菜都有其特殊的食用價值,在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青睞,從而引來了不少商家的訂單。
楊永東驕傲地對記者說。目前他所開發的市場未來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可以讓他獨占商機,贏得可觀的財富。而且蔬菜加工合作社發展還提升了該鄉第三產業的產值比重,將帶動當地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40余人,收入水平每人每天增加120-150元人民幣。
除去平日打理的養殖合作社,每逢有客,羊頭泉村的孟斌一家總是早早起床。摘菜、洗菜、采購、清掃……一家人各有分工,嫻熟不亂。隨著石油勘探者的到來,特色路邊餐讓孟斌的“農家樂”格外有吸引力。
“這里的地理位置好,一年四季餐客不斷,平時十幾個人,旺季一天有近百人,"回頭客"很多,一年純收入3萬元,應該沒什么問題。”一臉憨厚的孟斌談及自己的生意難掩喜色。
別克是2014年剛從牧區搬到定居的居民。他說,以前最羨慕的就是別人住上樓房,搬到了城市牧民定居點,2014年他終于如愿了。
記者在當地采訪兩天,聽到的都是牧民討論牛羊明天該定給哪個合作社飼養;自家的地該訂種什么農作物;2015年該和哪家公司簽勞工合同……
記者結束采訪時,別克一再囑托記者幫忙打聽烏魯木齊的培訓機構,他期望通過職業培訓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來年有一個好收成。
http://news.hexun.com/2014-12-24/171742068.html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