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由李東城提供

《中國好舞蹈》冠軍古麗米娜·麥麥提 圖由李東城提供
最近,在新浪微博上一個名為“新疆那些人”的微博悄然火了,博主是一名80后自由攝影師,2014年4月起,累計百余條微博圖說新疆,瀏覽量達70萬次。
其中有本土紅人《中國好舞蹈》冠軍得主古麗米娜·麥麥提,有設計艾德萊斯現代化產品的維吾爾族創意師,有來疆旅行的臺北沙發客,也有在新疆生活和工作的普通人,不同人用不同語言敘述在這片土地的生活,和對這里的愛。
直觀的畫面和樸實的語言,讓諸多內地網友感嘆,微博圖說的形式感受新疆人的生活,真實質樸,讓人更想親近和了解。
草根攝影師,緣起“人在紐約”

街頭手藝人 圖由李東城提供
8月4日,記者見到了這位熱心公益的25歲攝影師李東城,胸前掛著一臺單反相機,與瘦削的身材有些不搭。他時常穿梭在城市街巷、廣場,偶爾與路邊的行人交談,并拍下照片,然后將其編輯發到“新疆那些人”。
起初是模仿臉譜網上紅遍全球的“人在紐約”,李東城做了個“疆版”的圖說新疆人,沒想到的是,3個多月的時間里,微博小站吸引了許多內地網友關注。
“《環球人物》‘人在紐約’的作者斯坦頓也是個80后小伙,用鏡頭拍攝街頭的紐約人,后來有了‘人在北京’,我想為什么不能有個‘人在新疆’?我也想用鏡頭真實呈現新疆人的生活,敘述他們對這里的情感。”李東城說。
說做就做,李東城拿起相機開始頻繁出現在街頭,捕捉畫面,目前已經與500多位陌生人交談,并留下影像。
從路人到環衛工,從生意人到手藝人,從本土名人到弱勢群體,百余條微博里記錄著形形色色的面孔,邂逅不同劇本的故事,讓他越發堅持這件事。當個“搬運工”,傳遞正能量

小巴郎 圖由李東城提供

小巴郎 圖由李東城提供

青年攝像師 圖由李東城提供
“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來疆定居或世代居住,多少對這里都有些情結。有為愛情而來疆的,有為暖氣留疆的,還有走過大半個中國選擇在這謀生的,我就當個‘搬運工’,把我覺得好的故事和人分享給大家。”李東城說。
李東城的小想法,吸引了許多網友關注,粉絲半數是內地的,而百余條微博累計評論1200多條,大多也來自內地網友。
有感慨新疆景美人美的,也有表示想來新疆旅行的,更有甚者看上了新疆姑娘……福建網友小K說,“這些圖文,讓我們了解真實的新疆人,看到不被渲染的新疆生活,真實可愛,讓人想去親近。”
臺北沙發客楊冠國從南京騎行途經烏魯木齊,街頭偶遇李東城,也成了鏡頭里的面孔,還在前往巴基斯坦路上的他也是該微博的鐵桿粉。
“今年年初從臺北進入大陸地區,開始旅行,在新疆我呆的最久。足足呆了一周,發現和聽聞的不一樣,新疆人熱情大方,異域風情更讓我留戀,不了解新疆或是對新疆有誤解的人,真的應該來這看一看。”楊冠國說。
鏡頭人物之一的新疆藝術學院舞蹈系青年教師、《中國好舞蹈》冠軍古麗米娜·麥麥提,接受拍攝后鼓勵小伙子,“新疆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傳播正能量,讓更多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人,挺好的,一定要堅持下去。”
放風箏的老人 圖由李東城提供
人在新疆·他們說
青年攝像師:趁著年輕就來玩吧!新疆這片熱土絕對是你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新疆彪悍的美景不需要后期。
放風箏的老人:放風箏可以鍛煉身心,能多活一天,就可以多照顧老伴一天。我不能走在老伴前面,她會沒人照顧。
街頭手藝人:來新疆有三次了,河南家里在種地,農活忙了就回家,現在在新疆靠手藝吃飯。每天收入在二三百元,生活很滿足。
小巴郎:“將來長大了想開跑車,帶上爸爸媽媽一起旅行。”
從這些照片和文字里,人們能讀到很多東西:愛情、責任、希望,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往事的調侃……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4-08/05/content_4641244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