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5月17日訊 據亞心網報道 昨日,“嘀嘀”和“快的”兩大打車軟件,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出“致打車用戶的一封信”,表示5月17日凌晨零時起結束“燒錢大戰”,停止對乘客端的現金補助。“嘀嘀”和“快的”都表示,現金補貼結束后,實惠不會就此終止,后續將不定期推出各種形式的優惠活動。
“嘀嘀”和“快的”之間的“燒錢大戰”于去年12月起打響,雙方均推出了司機端和乘客端的雙重補貼活動,補貼額一度高達28元。打車軟件熱起來的同時,其產生的“挑客”、“拒載”等諸多弊端也浮出水面,對此烏魯木齊市客運統管辦密切關注。
今年3月,針對打車軟件亂象,上海、杭州等地政府開始出面干預,補貼大戰逐漸降溫。隨后,兩款軟件相繼調低各大城市乘客端補貼,從每單獎勵5元降低到每單3元,每日限制獎勵兩單。而針對打車軟件產生的問題,4月25日,烏魯木齊市交通運輸局出臺了《關于規范手機打車軟件在烏魯木齊市使用的暫行規定》。
5月16日,“嘀嘀”打車公關部工作人員薛帥介紹說,停止補貼是為了引導打車軟件步入正軌,回歸理性。補貼活動的成效顯著,已經讓超過1億的“嘀嘀”用戶逐漸養成“手機叫車加微信支付”的出行習慣。目前,“嘀嘀”打車軟件已先后在烏魯木齊、石河子以及克拉瑪依等城市覆蓋。
據“嘀嘀”打車軟件官方透露,今年3月,全國打車用戶從2200萬增加到了1億,日均訂單從35萬單增長到521.83萬單,截至3月底通過微信支付的補貼達14億。而快的打車在過去的5個多月里,覆蓋的城市從40多個快速擴展至近300個。“快的”建立的積分商城目前已經有上百家品牌陸續入駐,覆蓋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
5月16日,“快的”打車營銷副總裁李敏表示,之所以暫停補貼是因為收到大量客戶的反饋,發現用戶在乎的不是補貼,而是能否方便快捷地打車,這與“快的”打車的初衷完全一致。目前,“快的”打車在烏魯木齊市的乘客用戶有40多萬人,出租車司機用戶有5000多人,日訂單達3萬單。
“快的”和“嘀嘀”同時結束乘客端的現金補貼,而司機端的補貼未發生改變。
對該政策的實施是否會引起市場縮水等問題,“嘀嘀”打車聯合創始人兼營銷總監吳睿說:“嘀嘀打車還是會以非現金的方式來實現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如優惠券、積分券、獎勵金等形式。”
“快的”相關人士則表示,盡管停止了乘客端的現金補貼,但給用戶提供的實惠不會終止,今后還將不定期推出各種形式的優惠活動。并于5月18日全國助殘日,推出面向盲人群體的定制版軟件。
中國互聯網專家姜奇平分析認為:“打車軟件的出現,使得司機的空駛率降低了一半左右,也大大縮短了人們等車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將‘撞大運’式的‘招手停車’,改變成先聯系、后停車的預約制打的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革新。”
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4-05/17/content_4585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