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營商環境是城市核心競爭力和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彰顯著城市的“溫度”和“速度”。4月28日,記者從西安市營商辦獲悉,為深入推動“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實,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切實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日前,西安市印發《西安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清單》(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清單》),從5個方面部署了209項重點工作任務。
《重點任務清單》體現“三個聚焦”
●聚焦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聚焦鞏固提升工作成效、增強企業群眾獲得感
●聚焦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營商環境水平系統提升
打造更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推進實施18項重點改革任務
政務服務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重點任務清單》明確,今年我市將重點圍繞“審批更少、流程更優、效率更高、服務更好、企業獲得感更強”目標,從鞏固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成效、持續提升線上線下服務能級、全面優化便民利企服務水平等3個方面,推進實施18項重點改革任務,為企業群眾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
比如,在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率方面,將通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編制公布市、區縣(開發區)兩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違法實施行政許可,實現“清單之外無審批”;通過系統推進“全市通辦”“跨域通辦”,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在全市各區域之間“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在外省市“異地可辦”,年底前“全市通辦”政務服務事項達到200項以上,有效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
比如,在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好辦”“易辦”方面,將全面推行“四電”改革,推動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電子檔案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泛應用、互認共享,企業群眾辦事時,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原則上不用再提交實體證照,由我市政府部門核發的材料將原則上一律免于提交;通過進一步加快數字政務建設,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年底前,85%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將實現“全程網辦”,教育、公安、社會保障、民政、衛生健康、稅務等領域高頻事項實現“掌上可辦”;通過深化“15分鐘政務服務圈”建設,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下沉至基層便民服務中心(站),在更多場所部署政務通用自助服務一體機,年底前不少于200個高頻事項實現“自助辦”。
比如,在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方面,將著眼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進一步深化“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推出“車駕管一件事”等一批集成改革事項,讓涉及多部門、多環節的事項能夠一次辦結,有效解決企業群眾多頭跑、重復跑問題。
重點圍繞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推進實施80項重點改革任務
今年,我市將重點圍繞健全覆蓋市場主體市場準入、投資建設、要素保障、生產經營、退出市場等各個階段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推進實施80項重點改革任務,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比如,在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方面,將著眼精簡涉及企業開辦、經營的審批手續辦理,通過提升企業開辦登記效率,在去年普遍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1個工作日”辦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優流程、減環節、壓時限,使80%以上企業開辦實現全流程“0.5個工作日”辦結、全程網辦率達到90%以上,讓開辦企業更加省時、省心、省力;通過深化“一業一證”改革,在鞏固去年食品藥品行業領域試點經驗基礎上,將改革覆蓋面擴大到餐飲、超市(便利店)、旅館等不少于8個行業,把相關行業企業開辦經營所需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實現“拿證即開業”。
比如,在進一步助推工程建設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方面,將著眼系統深化項目建設領域相關改革,通過提升項目審批效率,在去年將政府投資、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60個和35個工作日的基礎上,針對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項目、一般社會投資工業項目,進一步壓減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率,將全流程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6個和20個工作日;通過推行“市政通”集成改革,對水電氣暖等市政配套接入工程需要分別辦理的工程規劃許可、綠化許可、占道挖掘等審批手續實行打包辦理,大幅壓縮審批時間,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通過深入推進“交房即交證”改革,制定出臺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指導意見,讓購房人在交房時實現“一手拿鑰匙、一手拿房本”。
同時,我市還將通過深化“多稅合一”申報改革,全面推行企業所得稅和財產行為稅綜合申報,進一步壓減納稅人申報、繳稅的次數和時間,讓納稅人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辦稅服務;通過實施“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能力提升工程”,引導駐市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優化信貸業務流程,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降低融資成本,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建立健全新型監管機制推進實施17項重點改革任務
今年,我市將圍繞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實施17項重點改革任務。
比如,在依據企業誠實守信情況,實施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方面,將通過建立事前信用承諾制,在企業登記注冊、行政審批等環節開展信用承諾,探索推行用信用報告代替行政合規證明的新機制,進一步降低企業辦事成本;通過實行事中分級分類監管,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依法實行全覆蓋全過程重點監管,對信用良好的市場主體減少監督檢查比例和頻次,并在行政審批中給予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等便利服務;通過建立事后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依法依規對失信企業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公共資源交易、資金扶持等方面采取聯合懲戒措施,讓“守信者處處便利、失信者寸步難行”。
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推進實施60項重點改革任務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為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不斷增強城市對人才、產業、技術、資金、資源的吸引力,今年,我市將從創新招投標方式、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構建新型和諧勞動關系及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升通關便利度、提升城市品質等5個方面,推進實施60項重點改革任務。
比如,在進一步為企業營造更加公平、更加便利的招投標環境方面,將著眼健全完善相關制度機制,通過建設招投標智慧移動交易系統,讓市場主體可以通過手機參與招投標活動,實現招投標移動交易“掌上辦”;通過推進“互聯網+政府采購”行動,實現政府采購全流程在線完成,讓企業投標“不出門”、開標“不見面”、辦事“零跑腿”。
比如,在提升通關便利度和服務效能方面,將著眼加快建設“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國際貿易大通道,通過規范清理口岸收費項目,依法查處亂收費行為,減輕進出口企業負擔;通過優化進出口稅收征管,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稅收擔保方式,打造企業可選擇、結果可預期的納稅模式,將出口退稅時間壓減至5個工作日以內。
比如,在優化公共服務保障、提升城市吸引力方面,將著眼從多角度提升城市品質,通過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推動建成一批創新創業載體,不斷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通過持續優化就業創業、人才、養老、文化、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公共服務水平等,為企業群眾提供更為完善的公共服務保障。
加快形成穩定公平法治環境推進實施34項重點改革任務
聚焦法治保障,加快形成穩定公平的法治環境。圍繞進一步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我市將推進實施34項重點改革任務。
比如,在加大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力度方面,將通過健全多元解紛機制,為企業群眾通過訴前調解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更多便利;通過探索建立中小投資者綜合保護機制,為中小投資者提供法律援助,切實降低中小投資者維權難度。
比如,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將通過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協作執法、聯合執法機制,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犯罪行為;通過加快西安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平臺建設,為高校院所、中小企業提供專利技術供需發布、推介展示、磋商對接等線上線下服務,促進專利技術成果轉移轉化。
比如,在進一步提升商事案件訴訟便利度方面,將通過建設“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成區劃明晰、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實體化訴訟服務中心,為企業群眾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法律服務。
比如,在進一步提高破產案件審理效率方面,將通過制定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標準,根據案件繁簡程度確定審理時限,有效提升破產案件審理質效。
記者南江遠實習生丁珺怡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