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安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西安規上服務業表現出了一定的發展韌性,營業收入增速回正的時間早于全國、全省,運行水平也高于全國、全省。
營業收入增速回正時間早于全國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西安規模以上服務業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月度營業收入增速在上半年出現了2015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營業利潤增速出現了2015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幅度最大的下滑。但從全年趨勢看,西安規上服務業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發展韌性,營業收入增速回正的時間早于全國、全省,運行水平也高于全國、全省,在減稅降費政策支持下企業稅收負擔達到近年來最低水平,勞動者報酬水平與上年持平微增。
截至2020年12月,全市有規模以上服務業單位1997家,占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單位數的53.1%,比2019年年末增加250家,接近2016年年末的2倍。2020年1-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179.93億元,同比增長5.2%。
從去年全年趨勢看,規模以上服務業累計營業收入增速前低后高,年初出現突然下滑后逐漸回升,6月回正,全年總體保持向好趨勢,1-11月增速5.8%。
與全國全省比,2020年1-12月西安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占全省的68.9%,比1-2月提高4.5個百分點。全年收入增速運行趨勢與全省一致;增速水平高于全國。
從恢復情況看,西安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在去年6月回正,全省7月回正,全國10月回正,西安規上服務業回正速度快于全國全省。
勞動者報酬水平未因疫情出現大幅下降
隨著企業數量增加,規模以上服務業吸納就業數量也不斷提升。截至2020年12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單位從業人數51.67萬人,比上年末增4.99萬人,比2016年年末增加17.83萬人。
從人均薪酬看,2020年的人均月薪酬與上年基本持平,高于2016-2018年水平,勞動者報酬水平未因疫情出現大幅下降。
稅收負擔率降至新低
近年來,隨著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完成和增值稅抵扣鏈條的打通,規模以上服務業的稅收負擔逐年下降。2020年,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各級各類減稅降費政策相繼出臺,規模以上服務業單位的稅收負擔率達到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企業應付職工薪酬中社保和公積金費用占比也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年持續正增長
在全市規上服務業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是總量最大的4個門類,營業收入合計占規上服務業的近九成,是發展的主導力量。
從增速趨勢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0年全年持續正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各月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差值最小,表現穩定;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速年底回正;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全年增速前低后高,提高幅度最大,恢復快。
專家預測,2021年西安規模以上服務業單位數量將繼續穩步增長;部分聚集性強的領域仍有下行壓力,但總體上2020年下半年逐漸恢復的良好趨勢有望延續;降成本壓力仍然存在,但在政策支持下企業低稅負水平有望延續。因此,總體看,全年營業收入預計會實現平穩增長。(記者馬昭)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