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660mo"></ul>
  • <fieldset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fieldset>
    
    
  • <strike id="660mo"><input id="660mo"></input></strike>
  • <fieldset id="660mo"></fieldset><ul id="660mo"></ul>
  • 陜西漢江流域生態保護現狀調查

    時間:2017-12-15 12:08來源:大西北網-陜西日報 作者:張權偉 點擊: 載入中...

        近年來,為改善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地處秦巴山區的漢中和安康始終堅持“循環發展、生態立市”的戰略不動搖,大力實施生態環境工程,各區縣扎實開展漢江流域污染防治行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近日,陜西省環保廳等單位組織的“行走三江三河綠染三秦大地--行走漢江”活動正式啟動,由文化名人、媒體記者和環保志愿者組成的采訪團走進漢中和安康,用一場全民參與的行動,關注漢江的今昔變化,立體展示和探究漢江沿線生態治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效、新途徑。


        因地制宜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


        10月下旬,采訪團一行來到素有“三千里漢江第一城”美譽的寧強縣,這里位于陜西省西南隅,生態環境優美。“我們寧強是陜西境內少有的兩江(嘉陵江和漢江)過境縣域,所以在水源保護與生態建設上,從不敢有松懈。水源要是出了問題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寧強縣環保局局長鄭永軍向大家這樣介紹說。這些年,寧強縣深入實施漢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穩步推進“綠水、藍天、青山、寧靜”四大工程,全面推行河長制,漢江源頭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過去,由于沿岸一家造紙企業排污量大,漢江源流玉帶河的水幾乎是黑的,后來將該企業關閉后,玉帶河生態環境逐步修復,現在水質已經達標。”鄭永軍說。


        寧強縣2013年開始實施漢江綜合整治,投資1.26億元,新建堤防21.41千米,累計投資4402萬元,修建排污渠7445米,形成人工湖面33.25萬平方米,漢江源頭水質環境明顯好轉。


        源頭治理好了,清澈的漢江一路向東,一直流到素有“秦頭楚尾”之稱的白河縣,南下進入湖北省。“上游保護再好,在白河出了問題,所有努力就是徒勞,我們壓力很大??!”白河縣環保局局長王永貴感慨地說,“黃姜皂素廠的污染,曾經長期困擾著白河縣。”


        黃姜皂素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眾所周知,但是現如今,在地處秦巴山區的白河縣,黃姜皂素廠所產生的廢渣廢水卻變成了對土壤有利的肥料。


        去年,白河縣委、縣政府經招商引資,引進陜西永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簽約的校地合作項目。該項目以黃姜初加工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和杏鮑菇菌渣為原料生產碳基營養肥,實現變廢為寶,延伸了產業鏈條,降低了生產成本,做到了廢料零排放、環境零污染,不僅推進了縣域經濟增長、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還打造了白河工業經濟新品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廖宗文對此贊嘆道:“偏居陜南一隅的小縣白河,能打造出這種生態循環產業鏈,著實讓人感到‘驚艷'.這種生態循環產業是一項具有重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科技創新成果,極具發展前景。”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下一步,我們將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新路徑,把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工作緊緊抓在手上,著力破解難題,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漢江水質持續穩定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切實履行好’一江清水永續北上‘的神圣職責。”白河縣縣長李全成說。


        新技術強化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


        走進位于安康國家級高新區創業中心23層的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一張電子大屏幕管理平臺映入眼簾,在管理平臺的首頁,視頻監控、環境質量公報、通知公告、平臺導航等快捷功能,一目了然。


        “這套系統可以實現對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24小時實時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的管理。”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視頻監控,工作人員可以了解企業排污實時信息,如要看水質的具體情況,只需要調取在線監測實時數據、歷史數據,然后進行統計和分析。


        目前,該管理系統還在深度開發建設中。安康市環保局副局長阮英斗說:“將來我們還要構建境內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環境監管網絡體系,把環保大數據用活,將環境風險源盯死,確保’一泓清水入庫、一江清水永續北上‘.”


        10月25日,漢中天氣陰冷,空氣略帶潮濕。盡管不是周末,漢江濕地公園里,還是有不少游客在此散步,駐足拍照。


        據了解,該濕地公園屬于漢中市“一江兩岸”工程項目。工程以漢江為軸心轄漢臺區、南鄭區兩岸堤防,長度達24千米,旨在將漢江沿岸打造成5A級景區。


        工程通過大量種植銀穗芒、蒲葦、千屈菜、狼尾草、再力花、香蒲等濕地植物,建立了良好的生態系統。公園建成之后,海綿城市和生態建設理念在濕地修復建設中得到踐行,成為城市建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緩沖區。來自周遭的地表徑流經過濕地植物群落層層截留、過濾凈化,涵養了水源,清潔了水質,保證了清水流入漢江。自實施生態修復以來,鳥類棲息地環境穩定,鸕鶿、紅嘴鷗、斑頭雁等候鳥數量增加,林禽、涉禽和游禽類留鳥數量種類有所增加,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我們以前筑堤壩主要是為了防洪,現在加入了生態建設的理念之后,我們不再沿用全部硬化的老方法,而是在堤壩上栽種綠植,這樣不僅美觀漂亮,也有助于提升漢江沿岸生態環境質量。”漢中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漢中市自2012年開展漢江綜合整治工程以來,通過加寬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灘、綠化治污、開發利用等綜合措施,著力構建漢江綜合防洪體系、水資源保護與河流健康保障體系。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堤防主體治理171.56千米。


        循環產業推進綠色發展


        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


        位于漢中盆地的洋縣,古為“洋州”,今稱“朱鹮之鄉”,被譽為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區之一。


        “朱鹮對生存環境挑剔,所以我們這邊的農民種植莊稼只能使用有機肥。”洋縣朱鹮生態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洋縣自從1981年首次發現7只朱鹮以來,現在朱鹮已經繁殖到2000只左右。


        這一喜人成果除了依靠繁殖手段的進步,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上的投入與當地百姓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配合。“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也不愿意啊,不使用化肥農藥,莊稼收成沒有保障,但是后來通過不斷做工作,加上看到朱鹮的樣子十分可愛,大家也就有了親切感,慢慢接受了。”洋縣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地方政府也是花了好多年時間,才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理順了。”


        保護生態環境并不意味著一定要犧牲農民利益。為了提高農民收入,近年來洋縣大力發展有機產品,成為全國首批9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之一,洋縣黑米和紅米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除了農業產業,洋縣還圍繞建設陜南循環發展、生態宜居示范縣目標,堅定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游興縣、循環發展”戰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洋縣的做法只是陜南大力踐行綠色循環發展戰略的一個縮影。在漢江陜西段流域,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


        安康陽晨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建立的綠色循環農業體系近年來引起無數人的關注。這是一家國家級的扶貧龍頭企業,擁有年出欄規模達48萬頭的生豬擴繁體系。按照很多人的固有印象,生豬養殖基地應該糞便堆積、臭氣熏天,但走進陽晨集團,卻聞不到任何異味,整個養殖基地干凈整潔。一條條運輸沼液的管道將養殖基地、沼氣池、蔬菜基地緊密地聯系起來,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一方面,我們采用固液分離技術、雨污分離設計、干清糞技術、節水用具等科學方法,實現了資源消耗減量化、環境污染最小化;另一方面,我們采取了’豬-沼-園‘低碳循環經濟模式,建成廢棄物綜合利用沼氣發電項目,實現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化‘的循環農業。”陽晨集團研究院院長權群學說。


        2016年,陽晨集團被農業部評為三產融合發展試點企業,他們建立的“陽晨模式”被確定為陜西省畜牧業發展模式在全省推廣。


        河長制引領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


        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黨的十九大報告


        今年8月初,紫陽縣紀委、紫陽縣監察局發出通報,紫陽縣雙橋鎮苗河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河長饒薦全在工作中沒有履行好河長工作職責,導致其負責的河段區域內有濫采砂的環境違法問題發生。饒薦全負有直接責任,被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據了解,這是陜南地區全面深化河長制工作以來,首位因沒有履行好河長職責而被問責的河長。事實上,紫陽縣所屬的安康市早在2013年便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河長制,確保了漢江水質長期安全達標,出陜斷面一直保持在國家Ⅱ類標準以上。


        盡管起步較早,有了一定的基礎和成功經驗,但陜南的河長制與中央和省上的新要求相比,還有差距。為了彌補差距,安康在以往實施河長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多層次細化,其中健全責任體系便是重要一環。安康下轄的嵐皋、旬陽、紫陽等縣相繼出臺了相關責任追究制度,對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責,治理和管護不力的河長,進行通報批評;對因失職、瀆職導致河流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功能衰減、水質惡化的,將依法追究責任。此次紫陽縣紀委執紀問責,對各級河長認真履好職、盡好責、護好河,是很好的警示。


        同樣嚴厲的舉措也在漢江上游被執行。近年來,漢中勉縣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開始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圍繞三國古鎮、武侯祠等重要景點,著力改善城鄉環境。在全縣范圍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對5大類、3個重點區域、16家重點企業存在的環境突出問題進行綜合整治。


        據勉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勉縣先后投入環保治理資金1.49億元,建成污染防治設施37臺(套);申報各級污染治理項目19個,落實資金6180萬元,為區域環境整治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合漢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勉縣先后開展了沿江沿河排污企業檢查、小水電開發項目檢查、汛期環境安全檢查、建設項目環境專項整治、村鎮工業園區和畜禽養殖等一系列專項檢查和整治活動,嚴肅查處一批超標排污、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企業。


        去年以來,勉縣共出動執法人員1056人(次),檢查企業503家(次),下達限期整改25起,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2起,督促14家畜禽養殖企業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督促30家重點企業進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修訂與評估備案工作,積極促進區域水質提升,確保一江清水供京津、送西安。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2020年陜西計劃解決和改善12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
  • 陜西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境外輸入11例
  • 陜西省抗疫情穩外貿一攬子政策“干貨”來了
  • 兜底、督辦、補貼陜西民政廳10項措施確保未脫貧人口清零
  • 陜西省18家眾創空間納入國家備案名單
  • 陜西省教育廳發布通知要求 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管理工作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内大量偷窥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动漫精品专区| 2021年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手机看片日韩福利|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CHINESE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日韩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91精品免费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 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亜洲毛片|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