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1月22日電(記者陳晨)記者從陜西省人民檢察院獲悉,自2015年7月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作為試點省份的陜西已摸排出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266件,其中超過8成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線索,公益訴訟有效保護了綠水青山。
陜西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賈宇介紹說,發現案件線索后,檢察機關會發出檢察建議,要求行政機關一個月內依法糾正違法行為。在收到檢察建議后,90%以上的部門能夠在期限內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公益維護。
對督促后行政機關仍不積極履行職責的,檢察機關堅決依法起訴。截至目前,陜西全省檢察機關共摸排出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266件,辦理訴前程序945件,起訴74件。
賈宇說,通過辦案,陜西檢察機關督促行政執法部門補種、恢復被損毀國有林地1822畝,挽回、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占用的耕地1714畝,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16431噸,督促保護、收回國家所有的資產和權益價值7.2億元,有效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陜西省檢察院行政檢察處處長張宏德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突出辦案重點,對社會反映強烈、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深入摸排案件線索,進一步加大提起訴訟的力度。同時,與政府相關部門、人民法院和政法院校等加強合作,推動形成公益保護合力。
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重要改革內容。按照中央要求,對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4個領域,侵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檢察機關先督促行政機關或有關組織依法履職,在有關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情況下,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完)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