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平:要把治霾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頭號工程
近日霧霾天氣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1月4日,省長胡和平來到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調研霧霾防治工作。他強調,要把治霾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頭號工程”,堅持減煤、控車、抑塵、增綠、禁燃、治源六措并舉,積極開展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動治污降霾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輪執所長周衛健一同調研。
胡和平先后參觀了研究所的加速器質譜中心、大陸環境鉆探巖心庫、粉塵與環境研究室、樹木年輪實驗室,實地查看各類實驗設備性能,詳細了解環境歷史演化、PM2.5原創性研究成果和空氣質量監測、采樣、分析等技術,勉勵科研人員積極推進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利用,為應對霧霾污染、改善空氣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隨后,胡和平與中科院安芷生院士和研究所霧霾研究團隊進行了座談,聽取了霧霾防治有關情況的介紹。他指出,治污降霾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要堅定信心,深刻認識大氣污染防治的嚴峻性、艱巨性,科學研究分析,把握本質規律,充分發揮我省科技資源優勢,加大節能環保技術的交叉滲透、集成創新與應用力度,通過技術進步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扎實做好減煤、控車、抑塵、增綠、禁燃、治源工作,今年完成陜南、陜北燃煤機組50%裝機容量超低排放改造,進一步加大散煤治理力度,逐步通過煤改電、煤改氣、煤改熱推動冬季清潔取暖,不斷提高地熱能、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要積極推動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警,完善應急響應機制,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狠抓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通過實施大綠大水工程增強生態環境自我恢復調節功能,不斷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
省政府秘書長陳國強,省科技廳、省環保廳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