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將以創新驅動重塑產業體系 釋放經濟新活力
2016年,陜西省將以創新驅動重塑產業體系、以促進現代服務產業發展拉動消費,釋放更多新活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復制推廣“一院一所”模式 依靠創新驅動重塑產業體系
2015年,經濟下行持續加大,而西北有色院下轄的西部超導公司產值卻逆勢增長30%以上,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堅持將年收入的8%投入技術研發,在體制機制方面“拆除圍墻”,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秘訣”。
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明:“通過現代企業制度的設計,讓科技人員持股,讓他參與到這種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來,通過對國家服務的過程中提升他自身的價值。”
除鼓勵技術人員和員工入股外,企業還將無形資產分配給技術人員,小河有水大河滿,西北有色院的體制機制創新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企業的總資產從轉制時的2.01億元發展到目前的65.97億元,增長了30多倍。
西安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張平祥:“應該說這種發展模式,使得我們科研和成果轉化以及產業都得到了一個良性的互動,解決了國家的好多問題,特別是我們在稀有金屬這個行業,我們的研究和產業的目標其實更多的都是瞄準空白點,就是國家依賴于進口的那部分產品,我們這幾年都實現從研究到生產,填補了國內空白。”
圍繞“互聯網+”發展新業態 利用現代服務業拉動消費
眼下,“互聯網+”成為熱詞,改變著生產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創新機遇。位于西安高新區的這家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社會車輛、貨運公司車輛進行資源整合,建立的“微貨通”平臺。目前,已有700多位西安貨運車司機,通過微貨通平臺接單做生意,眾多商場也開始陸續加入。
“微貨通”平臺創始人張建:“讓貨主在平臺上選擇司機,讓司機在平臺上接到訂單,有很多的同行叫我們貨運版的滴滴打車,未來會在我們整個平臺起到一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集約化的這樣一個作用。”
在西安高新區創途在線,像微貨通這樣的互聯網+類型創業項目占到70%,涉及到互聯網加教育、醫療、物流、汽車、餐飲等多個方面,其中有15個項目已經吸引天使投資5130萬元。“互聯網+”不僅給創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空間,也為傳統產業轉型提供了動力。
2016年,陜西省將以創新驅動重塑產業體系、以促進現代服務產業發展拉動消費,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新型城鎮化釋放內需潛力等方面下功夫,立足多點支撐,培育發展新動能。
省社科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剛:“省委省政府提出立足多元支撐,培育新的動能,可以說是我們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陜西的路徑,使我們原先單一的動能轉化為集合動能,使我們發展更加聚焦創新,聚焦現代服務業,聚焦國際產能合作,聚焦城鎮化建設,可以說這四個方面新的抓手,為我們下一步的追趕超越和我們經濟發展尋求了最大的動能。”
新年新舉措
2016年,陜西省將支持所有在陜院士與在陜高校共建實驗室和研究室,選擇30家科研院所復制推廣西安光機所和西北有色院模式,使全省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資源通過創新實現轉化;將以國家通訊技術運營商和電商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協議為契機,在先進制造、能源化工、現代農業等陜西省優勢產業實施“互聯網+”計劃;啟動中國制造2025陜西行動計劃,發揮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3D打印、能源裝備等領域的比較優勢,實施一批示范工程,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