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wǎng)3月12日訊 據(jù)華商網(wǎng)報道 乘客打車方便、出租司機可獲得補貼。自從打車軟件橫空出世后,改變了很多人的打車習慣,傳統(tǒng)的出租車市場直接受到影響。有人說,打車軟件是革新,用過的人都說好;也有人說,打車軟件是攪局,攪亂了出租車營運秩序,打車軟件的爭議聲在西安越來越強烈。
打車軟件讓乘客既方便又省錢
最近,在西安市北郊經(jīng)開區(qū)上班的巨女士,打出租車時喜歡用手機中安裝的“打車軟件”約出租車,她說,這種打車方式不僅方便還省錢。
市民巨女士:“在樓上的時候先用一下,如果有師傅接單了,直接下來就可以坐上車走了,省了10塊錢。”
打車還能省錢,這是怎么一回事?出租車司機屠師傅告訴記者安裝打車軟件打車之所以省錢,是因為推廣這種打車軟件的公司對出租車和乘客有補貼,乘客只要在手機中的“打車軟件”里輸入目的地,并發(fā)送信息,附近出租車司機的手機里就可以及時接收,隨時根據(jù)自己的線路和價格選擇是否愿意載客,然后雙方電話聯(lián)系,約好見面地點,出租車把乘客送達目的地后,乘客可以用手機捆綁的銀行賬戶支付車費。一天下來給司機的獎勵就可以達到上百元。
出租車司機屠師傅:“比如一個7塊錢的單,給司機的獎勵是7塊錢,(前兩天)給乘客是10元,乘客下車的時候,只需要付一分錢,相當于他沒有付錢,但是我這里已經(jīng)收到了10塊錢的車費,等于我們一個起步價,就拉了17塊錢,比正常的起步多出10塊。”
記者了解到,2013年末,由互聯(lián)網(wǎng)巨頭“騰訊”和“阿里”分別推廣的兩款打車軟件“嘀嘀”與“快的”逐漸壟斷了市場,兩家為了爭奪更大的市場,開始大打補貼戰(zhàn),不僅給安裝軟件的出租車發(fā)補貼,也給打車的乘客發(fā)放補貼,兩家的爭奪戰(zhàn)愈演愈激烈,價格漲漲跌跌令人眼花繚亂。
3月4日,打車軟件的“補貼”大戰(zhàn)開始降溫。“快的”宣布乘客使用支付寶付款補貼金額從之前的13元降至10元。第二天又降到乘客每單減5元;司機獎勵4—7元。
3月7號 “嘀嘀”宣布用微信付車費,給乘客減免從8-20元降到6—15元,司機獎勵6元。3月10號給乘客減免又降到5—10元,司機獎勵5元。
嘀嘀打車西安負責人崔宇梵:“我們這次的調(diào)整,都是一套組合拳營銷方式,我們是為了更好的,更快速的有效培養(yǎng)市場有一定正向的使用習慣。”
快的打車公關(guān)總監(jiān)葉蕓:“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節(jié)點,包括我們也在微博的公告里說了,不排除未來上調(diào)的可能性。”
兩個商家的“激戰(zhàn)”是為了培育自己的市場,也讓不少的乘客得到了實惠,但是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在乘客和司機得到實惠的背后,也衍生出了種種問題。
出租司機“搶單”存在安全隱患
巨女士說,雖然用“打車軟件”已經(jīng)成為她的習慣,但是,司機一邊開車,一邊低頭看手機搶單的現(xiàn)象,讓她對安全有點擔心。
市民巨女士:“它那個老響,司機就老看確實有點安全隱患。”
3月7號,記者在西安市鳳城二路附近,用打車軟件聯(lián)系到一輛出租車,這位司機有兩個手機,分別裝了兩款不同的打車軟件,每來一條信息,他都會急著去查看。
記者:“手機這樣邊開車邊操作,影不影響呀?”
出租車司機:“影響不大,這看對誰來說了,像我們這將近20年的專業(yè)司機沒啥影響,我小的手機一直在手上拿著呢,然后這個大的(手機)就在這擱著呢,如果需要點(擊)單,就拿起來點,這個大的屏不是大,好點嘛,小的屏小,有時候聽不清,你拿到手上也方便。”
記者:“一直拿手上,你開車不影響嗎?”
出租車司機:“不影響,單一搶完,我就擱下了。”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二條中明確規(guī)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有“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我省在《實施條例》中,將駕駛員開車時接打電話,與不系安全帶、吸煙等一起,列為交通違法、不文明交通行為,是交警部門嚴查的重要方面之一。
“加價”和“拼坐”功能易產(chǎn)生糾紛
除了不安全因素外, 打車軟件里, “選擇加小費”和“是否拼座”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行業(yè)運營秩序,損害了乘客的利益。
市民應(yīng)先生:“不方便的就是有時候加小費的那種,我覺得那個不太可取,如果大家都著急打車,你加5塊,我加10塊那樣就不公平了。”
打車軟件中涉及的加價項目,也容易產(chǎn)生出一些糾紛。出租車司機賀師傅前兩天遇到的一件事,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出租車司機賀師傅:“我西京醫(yī)院送客人,我收到短信,愿意加十元到鐘樓,下車的時候,表打的是十一塊,加一塊錢運費是12塊,在加他的小費10元,22元,我收他22元,然后嘀嘀給他送了8元,他等于掏了14元,這就算是我多收他錢了,完了就被(乘客)投訴了。”
出租汽車作為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物價部門有嚴格的定價標準,不能隨意加價,也是交通稽查整治的重要方面。而打車軟件中的“選擇加小費”功能,卻讓加價變得暢通起來,誰愿意多出錢誰就能快速打到出租車。這一做法明顯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對此,去年10月,廣州市宣布:“對“快的”等打車軟件的加價功能予以取消。
除了加價外,打車軟件里的“是否拼座”功能,也讓一些出租車司機“挑肥揀瘦”現(xiàn)象變得多了起來。
出租車司機:“有時候也看,捎人呢,上面顯示人呢,像早高峰就是這樣拼座呢。”
市民:“就是等車人可多,過去的車可快了,車上沒看見有人,估計是人家微信上有預(yù)約過吧。”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流行起來的打車軟件,也給一些老年人外出打車卻帶來了麻煩。
市民王師傅:“(打車軟件)咱聽說過,咱不太考慮這個事情,因為咱年齡大了,也記不下一些事情,又要這樣約呀,那樣約呀,咱不清楚。”
西安市目前有大約1.2萬輛出租車,“打車軟件”為了爭奪市場,在補貼大戰(zhàn)中,軟件使用量迅速增漲。
嘀嘀打車西安負責人崔宇梵:“這個每天從咨詢,到售后,到安裝,每天都有300名以上的流量。目前裝我們司機端的所有的司機已經(jīng)有1.9萬名以上,乘客用戶有20萬名以上,每天呼叫量也已經(jīng)達到25萬以上。”
快的打車公關(guān)總監(jiān)葉蕓:“西安司機的數(shù)量1.8萬,日均的訂單量是在20萬單左右。”
迅速增長的使用量,讓管理者始料未及。
在西安市出租車管理處,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對于打車軟件的管理,他們正在調(diào)研中,目前的態(tài)度是不支持、不反對,對于打車軟件中遇到的投訴問題,仍然會依據(jù)《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做出處理。
打車軟件這種方式讓乘客打車方便了起來,也減少了出租車的空駛率,但是打車軟件商家之間的無序競爭在一定程度上讓隨意加價、司機拼座這些原本被運管部門打擊的行為,變得暢通起來,也衍生出了不少的安全隱患。 如何讓搶奪市場變成公平競爭?如何讓其更好的服務(wù)于百姓?監(jiān)管部門應(yīng)盡快拿出點新招。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3/12/051878125_01.shtml
(責任編輯:鑫報)
http://news.hsw.cn/system/2014/03/12/051878125_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