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來一邊品茶一邊讀《漆居齋讀書記》,茶香,書的油墨味兒更香。吳川淮是一個雜家、大家,他好像什么書都讀,并且不停地讀,并且每讀一本書都寫下了自己的感受。
《漆居齋讀書記》的形式很新穎,有他的讀書日記所組成,每一篇都獨立成章,又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讀書樂章。讀他的書,仿佛走進了一個大書庫,吳川淮就是書庫的管理員,他把每一本書如數家珍地介紹給你。中國的、外國的,人文的、歷史的、書畫的、傳記的,甚至有些是很專業的理科書籍。吳川淮讀書的范圍是雜、多、廣、深,寫下的筆記充滿了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讀陶淵明集札記》他寫到,“中國的每一個文人和陶淵明都有不同的情結,魯迅的陶潛,胡適的陶潛,當無數的陶潛在中國文化的田野中生長,這就是那片故土深深的情愫。”
“一個宏大的田園世界在陶淵明的的筆下成為永遠的意境,仲春時雨,白發兩鬢,桃源永樂,滄海精衛,歡然春酒,園中有葵,高嘯舊居,揮觴放意,櫚庭落葉,南疇嘉蕙,山氣日佳,飛鳥相還……從其后,宋人學陶,脫穎天機,驚散杯酒,東皋酩酊。”多么優美的文字!
一本本來枯燥的書,在吳川淮筆下變成了富有詩意的田野。吳川淮本身具有中國文人的氣質,他是一位詩人。該書的很多章節后都有一首詩,這些詩既是讀書的總結,也是人生思考的結晶。吳川淮最初是以詩人的身份引起文壇關注的,這些詩好像是信手拈來、趣味橫生,把讀書的感悟用詩歌表現出來。

譬如:
在韓羽《信馬由韁》,他寫道:
信馬由韁憶童年,
童年原來無限天。
夫子更是老頑童,
聊城的天紅艷艷。
在《百年自獨——劉自櫝》,寫道:
急風收斷落泉聲,
先生書字金石箏。
手中電擊倚天劍,
百年自獨得大成。
吳川淮在書中有許多古詩連句,他從浩瀚的古詩中摘句而成一首詩,反映出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巨大的閱讀量。
在《當方歷史評論》筆記中,他分別用黃庭堅、道潛、黃公望、徐璣的詩句,組成了一首詩:
坐見山河表里清,(黃庭堅)
雨暗蒼江晚未晴。(道潛)
葉落尺隨溪雨去,(黃公望)
聽禪閑傍柳邊行。(徐璣)
在《什么是當代藝術》的讀后感中,用古人詩句集曰:
畫棟朝飛南浦云,(王勃)
暖色濃煙深處淡。(雍陶)
自在飛花輕似夢,(秦觀)
翠輦不來金殿閉。(雍陶)
在《單讀》中寫道:
清聲誰道四時無?(唐·廖匡圖)
玄都觀里桃千樹。(唐·劉禹錫)
飄飄遠在碧云端。(清·鄭板橋)
朝攜輕掉穿云去。(唐·秦韜玉)
在《汪曾祺散文》寫道:
秋老芙蓉一夜霜,(明·唐寅)
不療饑腸療渴腸。(元·陳蒼崖)
波光遙送鏡煙斜,(明·朝應龍)
苔花冷燭山骨蒼。(明·吳寬)
在《曲終人在》中寫道:
碧虛無云風不起,(唐·劉禹錫)
山中尋覓復尋覓。(清·鄭板橋)
閑花若總關憔悴,(宋·劉過)
料得孤舟山無定止。(唐·高適)
在《魂》讀后感中寫道:
天公妒我盡遠景,(清·潘來)
忽色分散無蹤影。(唐·韓愈)
千里楓林煙雨深,(唐·元結)
春事匆匆夢里驚。(元·倪瓚)
在《花間集》寫道:
蝶衣曬粉花枝舞,(張未)
二畝湖田半畝荒。(許渾)
夜夜水禽船上棲,(雍陶)
落花沉澗水流香。(皎然)
在《音韻學初步》寫道:
千巖萬壑獨攜琴,(唐·許渾)
教粒秋煙二尺鱗。(唐·李群玉)
斷霞半空魚尾赤,(宋·蘇東坡)
柳市南頭訪隱淪。(唐·王維)
在《人民藝術家老舍》讀后感中寫道:
傷心橋下春波綠,(陸游)
翠蓋凋殘荷柄枯。(宋·惠洪濤)
明月清風是相識,(黃庭堅)
竹床瓦枕任蕭疏。(清·華喦)
在《文學時代的難題與碎片化的疑慮》讀后感中寫道:
南郭煙光異世間,(唐·許渾)
江村月落正堪眠。(元·月庭忠)
今日橫陳對落暉,(清·敬安)
白鷗無事小舟閑。(宋·惠洪)
在《麥子》讀后感中寫道:
人生到處知何似?(蘇東坡)
海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
春風桃李花開日,(白居易)
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
吳川淮是一個書法家,《漆居斎讀書記》有一個秘密,該書的每個字都是用毛筆寫的。吳川淮隨時隨地將自己每天的感受用毛筆記錄,在賓館、在飯桌、在朋友家、在旅途中……都是如此。吳川淮堅持多年這樣做,在當今的書者中是非常罕見的,這本書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吳川淮對書法已經到了癡迷的地步,書中收入他的手稿,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功力十分了得。其實,中國歷史上很多書法家都是這樣寫成的。書法的書寫性在當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沒有書寫性就沒有書法經典,在普遍使用電腦、手機的時代,漢字的書寫,特別是書法書寫迫切而無奈,吳川淮特立獨行用毛筆寫書了一本書,這種精神令人嘆為觀止。在甘肅白銀市舉行的一次筆會上,我看到了吳川淮瀟灑揮筆的神態,他的小字秀麗厚重,大字瀟灑雄渾,他在現場寫下了“真實不虛”,贏得滿堂喝彩,并在現場寫了當天的感受。這本書很多章節,都是在這種環境下寫成的。
吳川淮在《自序》中寫到:讀了這么多書,體會積存在心頭,尤其是當時所讀之時的多重感受,如果沒有記錄,將永遠消失。
他還寫到:手機在改變著世界,玩微信玩著玩著簡單地發圖已經沒有什么意思了,就寫詩,感受到了,舞之嘆之乃至歌之寫之。從寫一堆不是詩的詩中忽然寫起了書。
這是吳川淮這本書的成因及初心,他善于思考,勤于積累,精于煉達,把每天的感受集結成一本書,像孫過庭的《書譜》記錄書法的經驗一樣,把自己讀書得來的人生感悟集結成書,讀來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引人入勝。吳川淮既有中國文人的風度,又有現代達人的灑脫,讀《漆居斎讀書記》就是在讀吳川淮初心不改的人生情懷。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