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記者 王志儉)5月1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蘭州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解讀和蘭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新聞發布會,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張炳智介紹《蘭州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工作方案》及蘭州高原夏菜品牌推介等情況,同時邀請到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天泉,蘭州市科技局局長張貞祥,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王有泉,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據介紹,蘭州百合作為國家地標產品和“甘味”特色農產品中的“獨一份”,廣受消費者青睞和市場的高度認可。目前,蘭州域內種植面積13.7萬畝,占全省25萬畝的55%【其中:榆中縣7.5萬畝、七里河區5.5萬畝、西固區0.7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6.8億元。全市從事百合加工的在冊企業220家,年保鮮貯藏能力4.4萬噸。營銷的產品主要有真空包裝鮮百合和百合干以及近年開發的速凍百合、百合酥、百合膏等18類,現已打造蘭州百合(區域公用品牌)、金德、爽口源等知名品牌,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大中城市,并出口日本、韓國、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
目前,蘭州百合產業面臨種源品質下滑、儲藏技術不優、深加工能力不強等問題,很大程度影響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百合產業發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百合新品種選育作了專題調研,在市委農村工作會和專題工作會議上就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提出明確要求,并將蘭州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列為“市長工程”。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全程指導《規劃》編制工作,市農業農村局會同相關部門、縣區,在深入調查研究、征求專家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前后歷時6個月,順利完成《規劃》編制,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后正式印發執行。
《規劃》中提出將蘭州建設成為全國食用甜百合的優質種球種苗繁育中心、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加工物流商貿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力爭到2030年,培育新優品種2-3個,域內外種植面積由現在的25萬畝增加到40萬畝、產值由現在的100億元增加到200億元,蘭州域內一二三產帶動就業人數達到10.8萬人以上,百合產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萬元;積極構建“一城、兩園、三帶、多基地”的蘭州百合產業空間布局【“一城”即中國百合城,“兩園”即打造七里河區和榆中縣兩個省級百合產業園,“三帶”即石佛溝百合創意產業帶、袁家灣休閑度假及百合農事體驗產業帶、狗牙山百合花卉觀賞及民宿體驗產業帶,“多基地”即域內的七里河、榆中、西固、永登種植基地和域外的臨洮、渭源、永靖、康樂、會寧、天祝等種植基地】。
《規劃》明確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建立良繁體系,夯實發展基礎【重點為種質資源保護、品種創新、良種繁育體系】;二是加快基地建設,提升生產能力【重點為高標準建設種植基地、多主體擴大種植規模等】;三是加強收貯流通,提高供應效率【重點為提升百合貯藏能力、完善市場流通體系等】;四是推動加工轉化,增強綜合效益【重點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初加工水平和精深加工能力、建設加工產業園】;五是加強品牌建設,促進產業融合【重點為提升品牌培育建設能力、創新線上線下品牌營銷、扶持新業態品牌化發展】;六是加快技術創新,強化科技支撐【重點為加強產業科技創新、數字農業推動轉型升級、促進成果轉化推廣和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規劃》提出通過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等財政資金,以及金融機構、產業基金和社會資本,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機制。并就相關保障措施予以明確。
為深入貫徹落實蘭州市委“1139”工作部署,全力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深入開展蘭州百合新品種選育及優質種源繁育和推廣,我們緊緊圍繞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的現實難題和迫切需求,研究制定了《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包括工作背景、工作目標、重點支持方向、工作方式和保障措施五個部分。
《方案》明確提出,在目前蘭州百合種源開發科研條件基礎上,力爭到2030年,扶持和培育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蘭州百合育種及現代種業開發基地,脫毒組培苗年生產規模達到2000萬株以上、良種繁育面積達到4000畝以上、鱗片籽球年繁育量達到5000萬個以上;到2035年,百合種業開發體系進一步完善,優良新品種數量持續增加,良種繁育效率大幅提升、繁育規模不斷擴大,種業開發進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方案》中提出將重點支持品種選育創新、健全良繁體系、加強示范推廣三個方向。工作將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組織國內企事業單位聯合具備技術攻關能力的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進行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關鍵技術攻關。計劃每年發布一次榜單,連續三年,項目補助資金采取分批撥付的方式進行。
“蘭州高原夏菜”是依托蘭州良好的資源稟賦、獨特的氣候條件、原生態的耕地資源,歷經20多年打造的蔬菜產業區域共用品牌,以優良的產品品質和豐富的產品種類,馳名全國,名揚海外,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市場競爭力,已成為促進蘭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穩定增長極,在推進鄉村振興、保障國家“菜籃子”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蘭州市穩步推進特色產業倍增計劃,重點圍繞“五河三灌兩山區”【黃河、宛川河、湟水河、莊浪河、大通河等5個流域的川水地區,“三電”“西電”“引大入秦”3個水利灌區,永登縣武勝驛、坪城和榆中縣馬坡、新營等2個冷涼山區】,集中建設蘭州高原夏菜優勢產區和產業集群,目前已形成以蘭州市為中心、輻射西北5省區蔬菜的一級物流和集散中心,產品銷往全國60多個城市、80多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日本、韓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逐步形成了不同梯度、錯峰上市、多元并進的產業總體布局和“集西北、賣全國、供亞洲”的產品銷售格局。截至目前,蘭州高原夏菜已種植97萬畝,產量223萬噸、全產業鏈產值124億元、品牌價值約59億元、農民人均創收5000元。
下一步,蘭州市將緊緊圍繞構建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產業體系,全力推動高原夏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6年,全市高原夏菜種植規模達到100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240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60億元。

記者問答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蘭州百合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下一步蘭州市推動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重點有哪些?
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張天泉:
蘭州百合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六個:
一是屬于全國“獨一份”產業。在全國四大食用百合產地中,蘭州百合是唯一的甜百合,江蘇宜興(宜興百合)、湖南隆回(龍牙百合)、江西永豐(龍牙百合)三個產地的百合均有苦味,以藥用為主。
二是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04年,由蘭州市政府申報,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蘭州百合實施原產地域保護,保護范圍為七里河區、西固區、榆中縣、永登縣等6個縣區的23個鄉鎮,并入圍中歐地理標志保護名單。
三是品質優良、營養豐富。蘭州百合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12種微量元素,維生素B2含量高達4.4毫克/千克,為一般蔬菜的10倍左右,被譽為“蔬菜黃金”。蘭州百合與宜興或龍牙百合相比,果膠質和還原糖含量高1.4%以上、蔗糖含量高6.4%以上,淀粉含量比龍牙百合低7.9%。
四是產品種類多樣。目前,蘭州百合產品主要有5類18個,初加工產品有真空包裝鮮百合、百合干、速凍百合、百合干花,即食百合有百合羹、百合糕、百合粉、百合酥、百合膏、百合餅干、百合銀耳羹、百合藜麥羹、百合預制菜,飲品有百合醋、百合汁,保健品有百合酵素,護膚品有百合面膜、百合純露。
五是品牌享譽全國。2022年蘭州百合入選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100強。現有“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1個、“甘味”農產品企業商標知名品牌10個(米家山、金德、爽口源、百事合、云裳仙子、鵬城、尚古堂、甜甜、欣鄉源、豪福豐慶等)、認證綠色食品42個、有機食品4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備案企業58家,先后獲得“甘肅名品”“中國百合之都”“中國馳名商標”稱號,進入“全國百家農產品品牌”百強榜,品牌影響力逐年增強。
六是銷售渠道多元。蘭州百合在線下商鋪、批發市場檔口以及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華潤等商超銷售的基礎上,建立三級電商服務體系。目前已有30多家企業通過政府在京東、河馬、淘寶、天貓、拼多多、阿里巴巴、三維商城等搭建的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有130多家開展線上店鋪銷售業務,已建成電商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3個。
下一步推動蘭州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有以下十項:
一是加大品種創新。充分發揮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甘農大、省農科院、百合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優勢,利用已收集和培育的400多個優良單株和3萬多個雜交后代,支持開展單株優選、提純復壯、航天育種、雜交育種等多種方式聯合攻關,培育出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新優品種2-3個。
二是建立良種繁育體系。支持開展蘭州百合“組培苗—良種籽球—鱗片種球”的三級繁供體系,依托持證企業生產組培苗和良種籽球,依托持證企業或受其委托的企業/合作社生產鱗片種球,將蘭州市建成全國食用甜百合優質種球繁育保供中心,為全國食用甜百合適宜種植區域提供“芯片”。
三是培育多主體種源生產經營企業。通過“外引內培”等多種方式,到2030年力爭培育蘭州百合種子生產經營持證企業10家以上,其中:年產試管苗2000萬株以上的1家、1000到2000萬株的1-2家;年產鱗片籽球5000萬個以上的1家,1000到5000萬個的2-3家,實現百合種子的集約化生產和市場化供應。
四是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重點支持建設蘭州百合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基地、高產栽培示范基地、綠色基地、有機基地等,示范帶動全市百合標準化種植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加快蘭州百合標準制修訂和推廣應用工作,重點制定農藥殘留等安全標準和檢測方法,尤其將盡快制定先進、實用、操作性強的商品蘭州百合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和分類分級標準。
六是改善或配套基礎條件。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連片的要求,改造升級原有基礎設施,在適宜區域配套水利補灌設施設備。開展蘭州百合老產區種植基地土壤改良工作,制定相應的施肥配方。
七是提升百合貯藏能力。鼓勵骨干企業建設高等級百合貯藏設施,在百合種植集中區建立大型通風倉儲設施、標準化恒溫庫。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對現有百合貯藏設施進行改造,建設規模化百合貯藏庫。
八是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產地專業批發市場,完善檢驗檢測、產品溯源等設施設備,支持在產地就近建設改造集配中心、冷庫、產地倉貯等設施,增強產地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同時,擴大農企、農批、農超對接等產銷對接方式,發展網絡貨運、新零售、電子商務、直播帶貨等現代流通方式。
九是提高加工能力。通過培育加工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扶持龍頭企業等多種措施,提升采后預冷、揀選、分級、清洗、撥片、殺菌、包裝、貯藏保鮮等百合初加工能力和飲品、口服液、百合多糖、酵素等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的能力。
十是加大品牌建設。通過申建國家、省級百合特色優勢區,做好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加大“蘭州百合”“甘味”區域公用品牌宣傳力度,制作蘭州百合品牌宣傳片,利用七夕、“214”“520”等被賦予愛情含義的紀念日,通過開發百合婚紗禮服、舉辦軍人、科研工作者集體婚禮等方式,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上廣泛宣傳,拉動“百合甜蜜經濟”發展。實施“百合+文創+旅游”行動,深度挖掘“百合文化”,積極打造推廣“百年好合”文創品牌,開發百合產品伴手禮,推廣“百合宴”餐飲產業鏈。同時,加大對“蘭州百合”公用品牌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損害品牌形象、侵犯商標專用權和地理標志的行為。
科技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請介紹一下此次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工作的主要背景以及將要發布的技術需求有哪些?
蘭州市科技局局長張貞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工作,我們先后項目化支持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蘭州市農業科技研究推廣中心等科研院所系統開展蘭州百合種質資源收集、優良新品種選育和脫毒良種繁育等方面的研究,選育出了“中百1號”“冰清”“玉潔”等新優品種,有力促進了百合產業發展。
雖然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相比,仍然存在種源品質逐年下滑、優質種球規模化生產和有效供給不足等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從源頭上阻礙了蘭州百合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們決定采取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揭榜掛帥”的模式,搭建“誰能干就讓誰干”的賽場,面向全國,以企業為主體,聯合國內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攻關,加快解決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技術難題。
此次蘭州百合優質種源開發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工作技術需求榜單將每年發布一次、連續發布三年。在前期廣泛征集、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將先期發布5個方面的技術需求榜單。
一是新品種選育,目標是選育1-2個百合新品種并通過省級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登記或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保護。
二是百合脫毒組培苗培育,目標是培育脫毒組培苗300萬株,要求脫毒率不低于95%,試管鱗莖平均重量不低于0.2g/個。
三是原原種籽球繁育,目標是通過脫毒組培苗繁育原原種籽球300萬個,要求脫毒率不低于90%,鱗莖平均重量不低于20g/個,細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過5%。
四是原原種繁育,目標是通過原原種籽球繁育原原種300萬個,要求脫毒率不低于85%,鱗莖平均重量不低于200g/個,細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過5%。
五是鱗片籽球種植,目標是現有鱗片籽球種植面積達到一定規模,要求鱗莖平均重量不低于20g/個,細菌、真菌性病害感染率不超過10%。具體的榜單我們將在蘭州市科技局官網進行發布,請大家隨時予以關注。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扎實做好此次“揭榜掛帥”工作,持續提升發榜、遴選、立項實施、項目管理、考核驗收等方面工作質效,加速百合種業開發技術成果轉化,推動蘭州百合全產業鏈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我們也將不斷探索實施產業鏈創新主體“捆綁式”聯合發展機制,切實把“揭榜掛帥”制度這一科研攻關“利器”用好用活,加快構建以科技強促進產業強、經濟強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新時代美麗蘭州貢獻科技力量。我們也由衷地希望媒體能夠持續關心關注、支持宣傳此次“揭榜掛帥”工作,助推蘭州創新發展取得新成效。
中國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蘭州高原夏菜的特點和優勢有哪些?下一步推動高原夏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聚焦的重點是什么?
蘭州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王有泉:
蘭州高原夏菜的特點和優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地理優勢。蘭州處于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冷涼少雨的高原地區,病蟲害少,品質自然天成,干物質含量高,造就了優異的先天品質。同時,蘭州是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座中四聯,處于大西北的“十字路口”,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全國9大物流區域、10大物流通道和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區位優勢明顯、倉儲物流和加工體系完善。
2.品質優良。由于高原特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我市所產高原夏菜具有色澤鮮亮、菜香濃郁、口感甜脆、天然富硒等優勢。全市擁有30多個種類、300多個高原夏菜品種,產品蛋白質和維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平均硒含量0.022mg/kg,達到天然富硒農產品標準。
3.綠色安全。蘭州高原夏菜在種植過程中,注重綠色、環保、無污染,符合現代人對健康食品的需求。確立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創建縣1個、省級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區3個。同時,建立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市、縣區、鄉鎮、村“四級”監測檢驗體系。全市擁有1個市級農產品監測中心,8個縣區監測站,61個鄉鎮檢測站,82個基層企業檢測站點,配備了專業技術人員和快速檢測設備,為全市蔬菜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4.品牌優勢。為了增強產品競爭力,我們積極開展品牌打造工作,全市先后認證綠色食品191個、有機產品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5個,蔬菜“兩品一標”認證面積達到43萬畝。先后成功創建了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國特色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區、國家級出口蔬菜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全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高原夏菜已成為蘭州市的一張響亮城市名片。
5.錯季供應。蘭州高原夏菜的上市時間一般在夏季,此時其他地區的蔬菜供應相對較少,因此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這些因素使得蘭州高原夏菜在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歡迎。下一步的我們重點聚焦,一是品質提升。繼續加強對種植過程的管理,推廣綠色種植技術,提高蔬菜的品質和安全性。二是品牌建設。加大品牌推廣力度,提高蘭州高原夏菜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產業集群建設。著力打造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優勢企業、優勢品牌,統籌推進產業基地、產業園區、產業帶、產業集群發展,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全力推動高原夏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