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12月2日電 英國中部工業城市諾丁漢日前宣告破產,繼今年9月英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之后又一個“破產城市”。
何為城市破產?它對英國普通民眾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英國城市接連“暴雷”被認為是該國經濟表現糟糕的重要縮影,表明越來越多的地方市政面臨財務困境。
據英國媒體報道,諾丁漢宣布破產后,專家擔心英國更多地方可能緊隨其后。不過,城市破產與普通意義上的破產并不相同,宣布破產的地方政府仍將履行法律規定內的各項服務職能。
城市破產不等于癱瘓
11月29日,諾丁漢市政委員會宣布,該市“今年無法實現法律規定的平衡預算”,已根據《1988年地方政府財政法》第114條發布了通知。

諾丁漢市議會發布“第114條通知”。(諾丁漢市議會官網截圖)
伯明翰商學院企業與經濟地理學教授約翰·布萊森解釋說,用政治術語或媒體術語來解讀,發布“第114條通知”通常被視為宣告破產。但依照法律,英國中央或地方政府“不可以破產”,因此,“第114條通知”所代表的意思是:諾丁漢市將停止法律規定服務之外的所有支出。
地方政府的法定支出包括教育服務、兒童保護和社會關懷、成人社會關懷、廢物/垃圾箱收集、規劃和住房服務、道路維護、圖書館服務等等。由此看來,城市破產并不等同于市政服務癱瘓、經濟生活停擺的“絕境”。
諾丁漢市政委員會領導人大衛·梅倫告訴當地媒體:“我們將繼續支付賬單,我們將繼續支付員工工資。”他還表示,不會關閉耗資1000萬英鎊(約合9069萬元人民幣)建造的新圖書館,但所有非必要支出“必須經過考慮”。
諾丁漢為何破產
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英國已經有12個地方政府宣布破產,原因各不相同。今年9月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因同工同酬的索賠方案面臨巨額賠償而宣布破產。也有城市因投資失敗導致財政赤字飆升破產。

這是2022年8月9日拍攝的英國諾丁漢城市景色(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劉奧攝)
作為英國僅次于倫敦的第二大貿易集散地,諾丁漢何以走到如今境地?
諾丁漢市政委員會表示,兒童托管和成人社會服務需求增加、救濟無家可歸者的開支擴大和通貨膨脹加劇,都給財政帶來了額外壓力,該市預計在2023-24財政年度超支2300萬英鎊(2.09億元人民幣)。
諾丁漢近年來一直受財務問題困擾,此前已被英國政府監管。由在野黨工黨控制的該市議會將部分原因歸咎于中央政府多年來撥款不足。
據布萊森介紹,英國地方政府收入約22%來自中央政府補貼,其余主要來自按住宅征收的市政稅,以及酒吧、餐館、雜貨店等繳納的商業稅,增稅幅度和增收渠道均極為有限。
目前英國經濟增長陷入停滯,高通脹、高負債、高利率的三重壓力下,越來越多地方政府財政難以為繼。

10月7日,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名女子走過一處貨幣兌換點。新華社發(喬恩·休珀攝)
“僅以今年10月為例,英國當月的通脹率降到4.7%,英格蘭地區政府平均收入增長3.4%,加上部分地區的通脹水平遠超平均,可能達到8%,僅通脹一項就給地方政府財政帶來很大缺口。再加上人口老齡化需要的社會服務開支加大……據粗略統計,英格蘭317個地方政府,其中大約十分之一面臨財政困難。”
破產影響幾何?
諾丁漢政府計劃在未來21天內召開特別會議,商討該市破產后將面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布萊森指出,通常情況下,英國中央政府將派出專員幫助地方政府平衡預算,找出在提供非必要服務方面需要削減的內容。

這是2022年9月7日拍攝的英國諾丁漢大學(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劉奧攝)
短時間內看,諾丁漢市宣布破產并不會對普通市民生活造成巨大影響。但因市政開支受到嚴格限制,一些福利改善項目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將被暫時擱置。
當地民眾擔心,由于地方財政吃緊,公共治安和交通等法定服務項目的質量和效率將大打折扣。而隨著城市被貼上“破產”標簽,影響未來吸引投資的前景。(記者:趙小娜;剪輯:王玉玨;編輯:刁澤、喬穎、王豐豐、陳丹)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