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蘭州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屋內的電話聲此起彼伏。在一處拐角,28歲的吳江鵬一手拿著電話,一手迅速記錄初篩陽性感染者的信息。
在一塊大屏幕前,吳江鵬向記者介紹當天蘭州市核酸檢測實時數據。“數據幫助我們掌握各點位核酸采集量、檢測報告進度,便于我們督促送檢,讓實驗室加快檢測速度。”他說,為跑贏病毒爭取時間,大家都像打了雞血,每個人一天能打三四百個電話。
吳江鵬是蘭州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組員。7月8日開始,甘肅省蘭州市出現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陪同愛人休產假的吳江鵬接到指令后,立刻住到了蘭州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負責蘭州市核酸采集、送檢、檢測各環節匹配調度。
大量的核酸樣本從采集到檢測出具結果,涉及到的采樣點、檢測機構總數成百上千,任何環節出現狀況都會影響疫情防控時效。“有的檢測機構樣本少,有的積壓多,通過調度可推動整體檢測進度。”吳江鵬說。

吳江鵬和同事們在蘭州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核查人員信息。新華社記者郎兵兵攝
蘭州市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副組長付松華說,吳江鵬是組里少有的計算機專業人員,對后臺系統非常熟練,處理數據效率很高,核查人員信息迅速準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吳江鵬的一雙眼睛,需要常常盯著陽性感染者的核酸結果,第一時間把信息推送給處置專班。“許多陽性感染者的核酸結果出現在后半夜,這個時候最難熬,萬一打個盹,就有可能遲報、漏報。”他說,自己很多時候一天只有3個小時休息時間,困到不行,就保持站立狀態工作。
7月23日,吳江鵬的父親突然因病去世,吳江鵬和同事簡單交接工作,自駕返回老家。此時,正逢蘭州本土疫情快速發展,吳江鵬料理完后事又迅速返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從小我父親經常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吳江鵬說,自己選擇返回崗位,家人們都表示支持。從7月27日到7月31日,蘭州市已連續5天無新增社會面陽性感染者,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都在等待日常生活的回歸。(新華社 記者王植櫻、梁軍、郎兵兵)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