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普通大學生的故事在甘肅農業大學師生的微信朋友圈刷屏了。故事的主角叫張琛虎,是該校資源與環境學院2018級生態學專業的學生,同時也是一位創業者。受疫情影響,蘭州不少餐飲企業閉店歇業,可他的小店依舊忙碌著,每天為一線志愿者免費提供熱騰騰的愛心餐。
2018年初入大學,張琛虎就萌生了創業念頭。此后幾年間,他摸爬滾打,獨自經營起兩個店面。其中一個餐飲店今年九月才開業。創業期間,張琛虎遇到過不少難題,也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小店才得以“存活”。盡管這一切來之不易,可一想到志愿者們堅守一線時,張琛虎毅然做出了為志愿者們開灶生火、送上愛心餐的決定。
令他欣慰的是,這個決定得到了店員的支持。張琛虎隨即帶著店員加班加點忙活了起來,分頭訂購蔬菜、購買新餐盒,向附近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們送去愛心餐。

一周時間,他們就發放了500余份愛心餐。“志愿者們‘沖鋒’在前,我也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為他們送去溫暖。”張琛虎說,“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能夠有機會在這個特殊時期,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貢獻,我很自豪。”
連日來,在甘肅農業大學,像這樣感人的人和事還有許多。疫情發生后,該校迅速響應、緊急部署,廣大師生志愿者紛紛主動請纓,沖在疫情防控一線,筑起了一道校園疫情安全防控線。
這其中,就有學校保衛處的“退伍老兵”——劉錢兵。實際上,這也是他在甘肅農業大學工作的第一個年頭,這次疫情發生時,他的孩子也剛出生。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位“鐵血男兒”與剛做完剖宮產手術的妻子商量后,將尚在醫院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給老人,自己毅然投身到了校園防疫一線。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這里就是我的戰場。校門是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屏障,保衛處的工作持續時間長,同事都特別辛苦,我想著能多干點就多干點。”劉錢兵說,自己當過兵,身子骨結實,每次值夜班,他總會多值守一兩個小時。
“他每天只能在吃晚飯時抽出一點兒時間,給家人打視頻電話報平安,每次電話掛斷,眼眶都是濕漉漉的。”和劉錢兵一起值班的保衛處同事王改平把這一切看在眼里,“他的孩子才剛出生,可他卻一心撲在學校防疫工作上。”
作為退伍軍人,該校機電工程學院2019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班學生張培杰,也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戰斗在校園抗疫一線。第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張培杰與“迷彩先鋒隊”的志愿者們一道,在體育館內外構筑起了嚴密有序的執勤防線。之后,每次核酸檢測,他都和“迷彩先鋒隊”沖鋒在前,提前布置場地、協助醫護人員、維持現場秩序……
連日來,甘肅農業大學許多志愿者選擇“逆行”向前,共同筑牢校園安全屏障,齊心協力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來源:中國教育報尹曉軍)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