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務服務中心解決群眾“超時辦”等問題
“辦不成事”窗口讓市民辦事更順當
大西北網訊 到政務大廳辦不了事、要跑多趟,咋辦?今后,企業群眾辦事不用再擔心此類問題。近日,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一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治群眾辦事中遇到的各類“疑難雜癥”。
記者走訪發現,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的一樓B區,以及設立于此的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市醫保中心、市公積金中心城關管理部、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均設置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配備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并設立了醒目的提示標牌。
“窗口設立后,接待群眾不多,我在崗時接待了一位來自外地李女士,她就在窗口的協助下,辦成了一件原本現場可能無法辦成的業務。”“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窗口的設立目的,就是讓企業、群眾辦不成事兒有地兒找、有人管、有人幫。”市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峰說,企業、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到這個窗口來反映,窗口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咨詢、引導,做到一次性告知,確保難點、堵點有“出口”。
那么,具體有哪些事兒辦不了可以去“辦不成事”窗口反映?記者了解到,在入駐中心42個部門窗口對外辦理的607項事項中,辦事群眾如遇到因網絡系統、材料要件、審批環節中的辦理程序等造成的“跑多次”或“超時辦”等問題,可以去一樓B區“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尋求工作人員幫助,及時進行協調解決。
如在辦理不動產、醫保、出入境等業務時遇到“辦不成事”的困難,群眾可以去入駐中心的市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市醫保中心、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廳、市公積金中心城關管理部所在樓層,屆時將由各單位設立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進行受理。
此外,因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作風紀律等原因造成的“辦不成事”,將由中心考核督查科進行受理;因個人原因辦不成的及業務范圍之外的事項,各窗口工作人員也將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會將每日收集到的群眾反映的辦不成事項登記匯總,按照職責進行分類,形成工單派發給相關窗口限期辦理,確保群眾少跑路、不跑路。下一步,中心還將建立健全“辦不成事”投訴、整改、反饋機制,形成工單派發窗口、部門限期整改解決的工作模式,實現企業和群眾訴求全流程閉環管理。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流程:
受理:由工作人員接受資料信息,并核對資料是否齊全,是否符合業務受理范圍,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辦不成事”情況予以記錄,包括“辦不成事”事項名稱、涉及部門、辦事群眾聯系方式、所在窗口及未成功辦理詳細描述等信息,與“辦不成事”事項所屬部門窗口溝通確認,形成“辦不成事”問題工作督辦單;對不符合法定形式或不在業務受理范圍內的,一次性告知不予受理原因。
辦理:對“辦不成事”問題工作督辦單進行審核確認,發送給“辦不成事”事項所屬部門窗口,限期解決。事項所屬部門窗口接到問題工作單后,要對“辦不成事”情況認真進行研究分析,一般應在5個工作日內解決。對情況復雜、解決難度較大的,應在10個工作日內解決。
反饋:待事項辦理結束后,由“辦不成事”事項所屬部門窗口將辦理結果向辦事群眾進行反饋并告知“辦不成事”反映窗口。
回訪:“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員在事項辦結后1個工作日內對辦事群眾進行回訪,聽取群眾滿意度。
歸檔:辦理流程結束后,將此單業務載入臺賬中備存留檔。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