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鐵路東村派出所社區民警蔣德斌4歲的女兒小林璇,在去年7月份的一天,被診斷出患有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改變了孩子的快樂生活,也讓一個普通的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直至今年5月6日,一個讓人振奮的好消息傳來,小林璇有救了。主治醫生說只要骨髓移植成功,就不會復發,但已經傾盡所有積蓄的這個家庭,面對巨額的治療費用,再次陷入了灰暗之中……
優秀民警家遇不幸
今年30多歲的的蔣德斌是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鐵路東村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平時他就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好民警,他幫助交不起學費的窮困兒童,為小區需要救助的困難家庭送溫暖,幫助社區里的暫住人口解決困難……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市民。
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他被評為城關區先進個人;2005年被評為城關區禁毒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被評為2006---2008年全市禁毒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2010年評為蘭州市公安局優秀社區民警;2010年評為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工作先進個人……從警十多年來,他獲得的獎勵不計其數。
2013年7月,蔣德斌的女兒小林璇被診斷出患有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蔣德斌夫婦的家境并不寬裕,家庭全部收入來源都得靠蔣德斌的工資,家中尚有3名老人需贍養,而女兒的醫療費初步預算需要七八十萬元左右,這個數字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調解糾紛、武裝巡邏、破案抓嫌犯……每天,蔣德斌還是一絲不茍堅守崗位,下班后再匆匆趕去陪伴小孩。
“寶貝加油,爸媽永遠不放棄你”
從去年7月起,小林璇就一直住在醫院,病房已然成了她的家。對于她來說,吃藥、打針、輸血,已經像以前每天上幼兒園一樣習慣。除了偶爾被各式各樣的治療儀器嚇到,哭鬧幾聲;平時,小林璇還經常哼起幼兒園老師教唱的兒歌。每當親友長輩給蔣德斌打電話詢問孩子的治療情況時,她總是搶過電話嚷嚷,“爸爸說,我的病不嚴重,過不了多久就能重新回到幼兒園”。然而,天真無邪、乖巧伶俐的小林璇,卻并不知自己的病有多糟糕。
家里的大人始終隱瞞著她的病情。蔣德斌告訴記者,“不希望她擔驚受怕,承受身心兩重折磨。”談起女兒的發病經過,這個漢子禁不住有些抽噎。
去年7月,小林璇身上起了很多小紅點,他們將女兒送到省婦幼保健院檢查,一周后,他們終于等到了檢查結果——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如一個晴天霹靂在蔣德斌和妻子的心里炸開……隨后他們又將小林璇轉至陸軍總院進行過11次治療,門診無數次,花費30余萬,孩子在治療的過程中,所受的痛苦非常人所能忍受。璇璇入院后一直高燒不退,幾乎一周要輸一次血小板,10天至15天要輸一次血,在此期間,孩子還要接受每一次治療檢查,頸部插管、骨髓穿刺、無菌倉的治療等,每一次無菌倉的治療都會引起嚴重的嘔吐,這讓蔣德斌心酸不已。每次小林璇看到爸爸心疼的眼神,她還安慰蔣德斌說:“爸爸,我不難受,我只是吃壞東西了,吐出來就好了……”每當看著孩子入睡后,蔣德斌總會爬在病床邊上,低聲對著孩子說: “寶貝加油,爸媽永遠不放棄你”
流淌溫暖 你們并不孤單
2014年4月,小林璇的病情惡化,為此轉院來到河北省燕達國際醫院進行治療,5月6日一個讓人興奮而更加振奮的好消息傳來。“小林璇有救了,燕達醫院陸道培血液腫瘤中心,已在中華骨髓找到10點全相合4個異基供者”,而且小林璇的主治大夫潘靜說,“只要移植成功,就不會復發,目前她的病情控制穩定,可以在6月中旬做骨髓移植。”這是小林璇重獲新生的希望,但對于這個已經四處舉債的家庭來說,再無力負擔起七八十萬的治療費用了。
從2013年小林璇被查出罹患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后,戰友之情、社會民眾之愛一直包圍著這個既不幸又幸運的普通家庭。一人有難大家幫,城關分局的民警行動起來了,還有曾經得到蔣德斌幫助的社區老百姓們也紛紛趕到派出所捐款,但捐款數額只是杯水車薪。
為了女兒有一次再生的機會,蔣德斌在微信和微博上發出了“跪求大家呼吁和關愛救救女兒,祈求社會大愛伸出援手的”信息。微博里有一個小女孩承受病痛的不幸;微博里有一對父母照顧病女的艱辛;微博里有一對父母揪心的疼痛。不到一年的時間,252條微博,“重癥再障蔣林璇”記錄了這個普通家庭與病魔堅強抗爭的點點滴滴……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