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學子義賣手工藝品溫暖山鄉孩子
冬日的陽光,是暖人心脾的,暖暖的陽光灑落在冬日的農大校園里,讓人們在經歷了寒冷后,感覺到了她那特別的溫暖,入冬了,天氣逐漸變冷,農大學子想用自己微薄之力去關愛廣河縣的那些留守孩子們。給留守大山深處的孩子送去一份溫暖,同時為孩子們講解安全健康飲水知識、捐贈保暖用品,開展愛心助教等一系列活動,傳遞溫暖,關注留守兒童心靈成長之路!帶給他們不一樣的溫暖和不一樣的關懷。也讓這個冬天因為有了農大青年志愿者們的存在,讓這些孩子的世界有所不同。

12月,蘭州清晨的寒氣凍得路人只想將身體完全縮進衣服里,某個周六的清晨,農大校園的馬路上,本該沒有多少行人,卻有幾個同學,步履匆匆,哈口氣,搓搓手,仰望著枝干上一個長方形的小標語牌,微微一笑,又都轉身離開。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枯黑的枝椏,照亮了標語牌上那活潑的四個字——“暖冬計劃”。 據悉,“暖冬計劃”是該校團委主辦,社團聯合會、“益潤隴原”團隊等多個社團或團隊,動員我校學生參與的公益活動。
此次活動開展了近一周,以完成“六個一”為標準,給該校“雙聯”幫扶點廣河縣所轄的閆子村小學、周家山小學、新莊村小學的481個孩子送去冬日的溫暖。 “六個一標準”即由學生社才負責的一張“愛心1+1征集卡片”,愛心社負責的一條愛心圍脖和護膚油,微博協會負責的一雙溫暖手套和一雙可愛襪子,以及益潤隴原公益團隊負責的健康水杯,這“六個一標準”組成了一個愛心“溫暖包”。 隊員們很清楚記得,今冬的一天,沒有一絲陽光,天很冷,不一會兒天空飄起了雪花。而禮堂前,依然不減農大人特有的溫暖。“愛心花束義賣”、“免費愛心圍脖領取”、“微博協會積分積愛”、“益潤隴原積分積愛”這些掛在帳篷前的標語吸引了來來往往的同學。 各類精美的手工折紙花束,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愛心花束義賣,所籌的善款會用來給孩子們購買所需要的物品。”
據記者了解,一些精致手工藝品的價值遠遠超過義賣價格,但同學還是貢獻出了自己親手編制的“寶貝”。花很漂亮,比花更漂亮的是同學們的心靈。愛心社負責愛心圍脖和護膚油認領,微博協會負責手套和襪子認領,將愛心祝福與物品分類整理,并運用微博平臺及時發布,益潤隴原公益團隊負責溫暖水杯認領和愛心積分的征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此次公益活動,隊員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不少好主意:如果你會織圍脖,你可以在愛心社的帳篷前,留下宿舍號和手機號,就可以認領一團毛線,將圍脖織好后,會由愛心社的同學聯系負責取回。織圍脖的同學還可在圍脖上留下愛心卡片,以留下自己想說的話,把祝福送給那些孩子們。微博協會和益潤隴原公益團隊則舉行收集手機積分換水杯的活動,同學們只需編輯短信就可以將手機積分捐贈出去。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整體“溫暖包”的認領。歌唱愛好者協會制作愛心歌曲墻,認領的同學可以點一首愛心歌曲墻上的歌曲。
該校團委副書記汪精海說:“這次活動不僅能給山區孩子們的生活帶來直接幫助,更能使我們的青年大學生受到一次愛心教育”。該校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同學說,“一個人的社會價值不在于他成就了怎樣的驚天偉業,也不在于他為社會貢獻了多少物質財富,堅持奉獻,傳遞愛心,不計得失,不求回報,默默無聞,讓我們的生命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快樂、汗水、感動、溫暖,我們堅持做一名快樂的志愿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