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訊 社區里的小市場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可以用一“根線”來形容,這根線串起了居民的衣、食、住、行。記者近日采訪時發現,在我市城區的街道社區內隨處都能見到便民小店,而皋蘭路街道的榆中街早市每到早市散場后,周邊的五金建材店、服裝店、飯館又發揮了各自的便民作用,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榆中街社區的小市場里,可以找到五金建材店、服裝店、飯館等各類便民店。就拿五金建材店來說,里面的商品都是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大到風扇,小到螺絲,只要是家里能找到的,在社區的五金建材店都能找到。店老板房先生說:“我家的店已經開了十幾年了,街坊鄰居都是老主顧,家里缺什么小東西了就過來買。”
現在很多的品牌店摒棄了“從大市場、大客戶出發”的常規思路,看準了社區這一市場,紛紛把店面搬進小區,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在詹家拐子社區里,記者找到了利源折扣店。店主告訴記者說:“我們這個店是一個連鎖店,剛剛開業幾個月,在別的社區里也有許多我們這樣的分店。”店主還告訴記者,他們希望在盈利的同時,能夠給居民提供一些便利。
菜市場更是社區小市場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一走進鄭家臺便民市場,記者就發現了“便民利民,誠信為本”的條幅。菜市場里有近20家商戶,經營范圍包括蔬菜、水果、禽蛋、糧油、海鮮等多個品種,排列的整整齊齊。每天晚上下班后,由專門的管理人員統一把垃圾收走。賣魚的幾家把案板擦得锃亮,讓人看著很放心。
小市場依托社區,不僅為居民提供著實惠,也配合了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很多市民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及時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有了小市場,問題就解決了。小市場同樣有大作為。
皋蘭路華陽小區的趙大媽告訴記者,社區里有了小市場,居民就不用跑很遠的路去買衣架、釘子這些小東西,也不用發愁到哪兒去買菜,更不用發愁自行車沒氣兒了怎么辦……鄭家臺社區的劉奶奶說,她不是蘭州人,路也不熟,多虧了社區里的小市場,她能方便買到需要的東西。而家住張家園的劉曉雅告訴記者,她已經許久沒開火做飯了,工作忙固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她家樓下的包子鋪、烤肉店、家常菜館、中西快餐一應俱全,不僅價格實惠,多數還提供送餐服務,比自己至少花費一兩個小時準備一頓飯要劃算得多。
社區里的小市場給居民帶來了便利,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在一些開放式的社區里,會經常看到路邊攤占道經營,有的甚至占了道路的一半,這不僅阻礙了交通,還造成了污水、噪音等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而社區里的市場為商家提供了一個平臺,且有利于執法人員的管理。現在,很多社區加強了小市場的建設,社區的環境也隨之改善。一位城管監察人員說,與路邊攤兒相比,小市場更方便管理,容易維持秩序。
(更多內容請點擊大西北網 http://www.guyuantaihehotel.com/n/xiguan/)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