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旦上午,蘭州東方紅廣場東側一家大型商場門前,彩球高懸,音箱里播放著歡快的樂曲,一家大型商場的新年促銷會正紅火舉行。數九寒天,寒風刺骨,臺下觀眾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可臺上一個帥哥主持沒戴帽子就上場了,他一出口妙語連珠逗樂了現場的聽眾,而不少行人也被吸引停下腳步。這位主持人叫張龍,他是中國傳媒大學的畢業生,如今是蘭州龍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經理。
從小喜歡當主持
29歲的張龍身材瘦削,一雙大眼睛十分有神。小學五年級時,張龍在一次詩歌朗誦比賽中嶄露頭角,他從班級、年級、一路闖到學校總決賽,并最終奪得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張龍很喜歡臺上瀟灑表演時臺下觀眾“入戲”的那種氛圍,他覺得站在臺上有一種“過電”的感覺,那種感受興奮、刺激。從此,張龍喜歡上了主持人行當。
學校客串“主持人”給張龍的青少年生活留下了美好和難忘的回憶,同時,也讓他有了人生夢想:長大后要做主持人。
2002年中專畢業后,張龍從榆中來到蘭州一家企業上班。閑暇之余別人打撲克喝酒,他卻埋頭看書鉆研主持業務,休息日或節假日張龍客串主持,一來可補貼生活,二來還可以“實戰演習”。至今,張龍依然清晰記得給康師傅做的一次大型商業宣傳。
那是在西站一家大型超市門前,推介康師傅的一種新產品。現場幾十個彩球高懸,紅色橫幅隨風飄動。面對臺下黑壓壓的觀眾,張龍口若懸河一口氣主持了3個多小時。事后商家十分滿意,(直到今天雙方依然合作)可他看了錄像后感覺節奏把握不是太好,語速也顯得太快。那時,張龍工作之余,已經拉起一個廣告草臺班子,小日子和同齡人相比還算滋潤。可他心中想當專業主持人的夢想揮之不去。于是,他開始復習功課,準備報考中國傳媒大學。
“事業”夢想兩不誤
2005年,張龍終于考上中國傳媒大學。 “3年半的大學生活,是我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時段。”方明、敬一丹、胡智峰等中國傳媒界響當當人物的課讓張龍和他的同學們受益匪淺。傳媒大學畢業后,張龍到央視書畫頻道實習,并在老師指導下做了幾檔節目。期間,他還在北京商業繁華區主持過幾次大型商業宣傳活動。
2010年年底張龍返回蘭州,在生存與理想發生沖突時,張龍也徘徊、郁悶過。但他最終選擇自己創辦廣告公司。“可沒想到第一個大單就搞砸了。”其實,整個過程沒啥問題,原因就出在一個細節上。當時對方要求時間只有3天,他們連著幾天通宵達旦干活。第三天凌晨3點多,負責用機子吹氣球的人實在太困了,結果有的氣球吹得大有的吹得小,氣球吹完掛在墻上當裝飾品。第二天活動時甲方看到氣球很不滿意,重新做時間又來不及了。事后商家結賬,3300多元的費用只給了500元。“人與人差別不大,區別就在于細節。”直到今天,張龍還經常給員工講這件事。
之后,龍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接單后注重細節,干活時“自己和自己過不去”,如活動現場地毯相連不超過3毫米,接縫要從外表看不出來。憑著這種執著他們的業務量越來越多,2011年該公司業務收入達到30萬元,2012年業務收入翻了一倍。員工也由當初的4人發展到今天的12人。張龍講,2013年公司要在原基礎上業務收入爭取再翻一番。
“事業”成功了,可張龍想當專業主持人的夢想依然沒有放棄。“如果時機成熟,我還想實現兒時的夢想。”而對今天開辦廣告公司的事情,張龍認真說道,“人要在合適的時間辦合適的事情。”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