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中國電影票房在2011年最后兩月突破20億,實現年度達到130億目標。正在上映的《金陵十三釵》以4.5億的票房當上年度國產片票房冠軍。】
《龍門飛甲》票房近4億
排名國產片第三
2011年11月初,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中國電影學術年會上透露,截至10月底,中國電影的全國票房已突破110億,預計全年將突破130億。雖然2011年的官方電影票房數據尚未出爐,但記者拿到了各方統計數據顯示,11月和12月中國電影票房已突破20億,完成既定目標。其中票房大戶為《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失戀33天》,三部影片共拿下了超過12億的票房。而《丁丁歷險記》、《鐵甲鋼拳》等均過億。2011年,近200部國產電影輪流排期,卻無法抗衡進口大片。好萊塢大片續集《功夫熊貓2》、《變形金剛3》、《加勒比海盜4》和《哈利波特7(下)》瘋狂搶錢,《變形金剛3》的總票房過11.12億,本年度無人超越。而國產片中,有近20部電影票房過億,票房最高的仍是《金陵十三釵》,然后是《建黨偉業》4.1億,《龍門飛甲》近4億。
中國電影在2010年的票房成績為100億,2011年增長30億,被影評人解讀為二三線城市的銀幕增長所推動。相比之下,全球第一的北美票房卻比上年下降,《紐約時報》稱,2011年全年北美地區票房應收預計達到101億美元。有資料顯示2011年北美地區電影票房總額較上一年相比減少約5億美元,眼下各大電影制作公司正對上述現象展開研究和討論。
大片“救市”不靈
小成本電影異軍突起
比較奇特的現象是,2011年所謂的大片均表現疲軟,大制作的《關云長》、《武俠》的票房均未能突破2億。而小成本電影卻異軍突起。《失戀33天》票房達到3.5億左右(投資900萬),另一部電影《將愛》也以小成本拿下2.2億票房,成為年度小成本大票房的典范。
對于這樣的現象,博納影業的老板于冬說:“實際上,觀眾擁有主動權,他們在選擇電影,而不是我們在追觀眾。換句話說,我們永遠都追不上觀眾。目前,好的小成本電影不會出現很多,但是未來一定會有一批這樣的電影出來。這就是一個信號,大制作、大明星這樣單一的大片模式,現在越來越受到挑戰,市場很快就會轉變觀念。相反,一些有誠意的、有話題性或者是關心當代都市生活的、還原生活本質的這樣的小成本電影會迅速成長起來。”唐愛明
任泉微博舉報
《十三釵》被偷票房
商報消息日前,任泉在微博上發言:“拍一部電影很不容易啊!看(十三釵)票價80元可票根卻是40元。為啥呢?為啥呢?”記者就此事致電《金陵十三釵》宣傳負責人陳礪志,他表示已經和任泉聯系過,任泉確認了“給80塊錢拿到40塊錢的票根”一事,并稱在當時就詢問了售票員,對方稱是“系統故障”。 陳礪志在微博上稱這種事“已經司空見慣,正在習以為常。”其微博上還曝光了《金陵十三釵》被偷票房實名舉報曝光的影院,分別在河南駐馬店和福建省福安市。
對于這個現象,新畫面影業公司宣傳總監潘國鋒在微博中表示,“《十三釵》全國到底被偷了多少票房,只有天知道?”他表示,現在這部電影票房的監察隊伍正在全國活動,一旦發現哪里有疑似“偷票房”行為將立即與影院方協調,對這些行為將追查到底,但他同時表示,“目前這種行為在很多電影放映時都出現過,對片方打擊很大,說杜絕基本上不可能,我們只能爭取減少。”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