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派出所流動人口管理進入E時代
長期以來,出租房屋、暫住人口管理一直是公安基礎工作的一大難題。西園派出所屬蘭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管轄,地處七里河區(qū)小西湖商圈南側,是出入蘭州市南大門的咽喉,外來人員密集,且流動人口成分復雜,轄區(qū)流動人口達到了11400余人,成為七里河區(qū)乃至蘭州市流動人口管理任務最重之地。
近年來,西園派出所為了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用科技手段整合基層工作力量,陸續(xù)開展了以“網格化”方式推進、建立聯絡員制度等,積極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流動人口管理新路子。在全所的努力下,轄區(qū)治安狀態(tài)明顯好轉。正如省公安廳副廳長、蘭州市公安局局長王幸強調的,基層派出所要積極引導,進一步下沉警力,社區(qū)民警重點通過開展以房屋為載體的人口管理,做到及時入戶,掌握流動情況,著力提高“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yè)管人、以信息管人”的能力,確保全市社會治安的穩(wěn)定。
“熟悉西園地區(qū)的人都知道,這里有四多:流動暫住人口多、酒店旅館多、商業(yè)網點多、警情案件多。管理不好外來人口,警情處理不及時,就沒有祥和安定的局面。但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整個派出所只有26名民警,雖然民警24小時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令我們自豪的是,經過多年的探索,日常管理最大難點——流動人口管理在高效中前行著。”在前往西園派出所的路上,所長王劍娓娓向記者道來。
地處七里河區(qū)主要外來人口聚集地之一的西園派出所,到底是如何打開外來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呢?
回望來時路,所長王劍激動地說:“眾所周知,在西園派出所轄區(qū),不僅流動人口多,流動人口成分也相對較為復雜,居住地和從業(yè)處所變化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里,流動人口管理都在低效中徘徊,今天成績的取得,是兄弟們付出了三倍的努力。”王劍說,“為了解決長期以來西園派出所存在的轄區(qū)流動暫住人口、出租屋底數不清,信息登記不全,情況不明的問題,我們就從最“笨”的辦法做起。我們將西園派出所轄區(qū)以自然道路分為若干塊,每個民警就在自己的管轄區(qū)一戶戶走訪,一戶戶敲門,按照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要求,逐條核對,并按照卡冊內容詳細采集有關信息。待采集完信息后,民警們結合自身工作,加班加點將完整、準確的信息及時錄入警綜。”“或許,我這樣說,并不能很清楚地表達,我給你介紹個民警,他對于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有著很直觀的經驗。”
在所長王劍的介紹下,懷抱著7個大本子的民警張瑜和記者聊了起來。張瑜一邊告訴記者自己負責的是哪一塊的流動人口信息采集,一邊將懷中所抱的7個大本子一一攤開在記者面前。“你看,這是xx小區(qū),這是某某家,他們是常住人口,家有這幾口人,這是他們的電話;你看,這是空房子,還沒有對外租出去,這是房東的聯系電話……”張瑜輕車熟路地翻閱著每個本子,向記者介紹著他管轄區(qū)人口居住的情況。“為何有的本子是手抄的,有的是電子打印版的,不僅有簡單人員入住的表格信息,還有繪制的每個小區(qū)的平面圖,而圖里更是用各種的顏色表明路線等?”“手抄本是我在人口信息采集的第一時間記錄下來的,電子版是我在手抄本的基礎上自己創(chuàng)新的。我把每個小區(qū)的立體形態(tài)以平面圖的方式畫下來,不僅使我了解每戶人家居住的情況,小區(qū)的情況,我還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就是一本活地圖。”不善言辭的張瑜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著自己的工作。
所長王劍說,由于轄區(qū)流動人口多,人口信息采集起來不方便,所里最近自籌資金購買了照相機、照片打印機,打印機,民警們隨時帶著照相機等設備,一旦發(fā)現有新的流動人口出現,民警們就現場為流動人員采集照片,現場打印照片,現場將暫住人口的信息錄入平臺,為新加入的流動人口辦理電子檔案。“2009年初,我所警綜平臺內登記暫住人口只有5140余人,其中采集有相片的540余人,無相片的4600余人,相片采集率僅為11%,暫住人口中同出租房屋未關聯的近3000余人,出租房屋登記僅有510余戶。截止2011年8月26日我所暫住人口錄入11090余條,相片采集率達到100%,房屋出租戶錄入1010余條。”滿滿的自信寫在所長王劍的臉上。
“西園派出所在流動人口管理工作上的創(chuàng)新,并不僅僅是流動人口信息的采集,除了信息采集外,我們采取的措施還有很多。”所長王劍說,為了進一步推進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工作,西園派出所還建立了警綜信息研判室。安排一名專職民警,對每天錄入警綜的信息進行網上對比、核查、及時發(fā)現違法嫌疑人;并對發(fā)現的錯誤數據及時通知錄入信息的責任民警進行糾正,達到警綜運用管理的實效性,全部信息齊全,沒有差錯。所長王劍知道,光靠所里的力量去做好轄區(qū)流動人口管理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所里還全面整合社會治安管理資源,構筑起全社會參與管理暫住人口的長效機制,動員出租房房主、用工行業(yè)業(yè)主、小區(qū)物業(yè)公司、房屋中介機構等服務管理力量對轄區(qū)暫住人口的管理和服務。落實暫住人口“常態(tài)化”管理,以責任區(qū)為單位,每個責任區(qū)配備一名協管員、一名綜治員,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暫住人口登記、辦證工作,在派出所設立暫住人口服務窗口,及時為群眾服務,堅持日常管理、突擊檢查和重點整頓相結合,不斷促進暫住人口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
所長王劍樂呵呵地繼續(xù)說道:“隨著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工作的不斷加強,轄區(qū)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治安管控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轄區(qū)特種行業(yè)、娛樂場所的治安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重點區(qū)域和居民樓院的治安巡邏管控工作全面落實,2011年同期社會面治安案件的發(fā)案率較去年下降19.3%,刑事案件的發(fā)案率較去年下降13.2%。”